-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立 斋 番 君 吟 宋 /王 柏 日 月 星 辰 天 之 精 ,山 川 草 木 地 之 文 。本 乎 天 者 既 圆 象 ,下 者 何 不 皆 方 形 。此 疑 千 古 不 能 决 ,读 尽 六 经 无 异 说 。依 稀 子 夏 微 有 言 ,譬 诸 草 木 区 以 别 。草 木 之 中 操 孰 坚 ,佥 曰 此 君 耐 岁 寒 。虚 心 直 节 表 真 劲 ,穷 冬 大 雪 青 琅 玕 。平 生 正 坐 一 圆 累 ,未 堪 全 德 君 子 比 。内 圆 犹 是 智 之 余 ,外 圆 无 乃 德 之 耻 。我 闻 楚 东 有 云 仍 ,生 来 气 骨 清 稜 稜 。觚 哉 觚 哉 出 乎 类 ,长 大 益 觉 廉 隅 分 。自 从 大 学 悟 絜 矩 ,四 面 正 直 各 得 所 。独 秉 重 坤 六 二 爻 ,斯 可 以 为 民 父 母 。厥 初 受 命 莫 不 然 ,世 衰 俗 弊 失 其 传 。商 周 之 际 斯 为 盛 ,孤 竹 二 子 何 曾 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大(zhǎng dà)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逐渐长高、长胖,或者指人的心智逐渐成熟、长进。
出乎(chū hū)的意思:超出预料之外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大雪(dà xuě)的意思:形容下雪量大,天气寒冷。
大学(dà xué)的意思:大学指的是高等学府,是指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学校。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方形(fāng xíng)的意思:形状像正方形或方块的。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骨清(gǔ q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心地纯洁。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廉隅(lián yú)的意思:指正直而谦虚的品德。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莫不(mò bù)的意思:莫不是“没有不”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种情况例外。
譬诸(pì zhū)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气骨(qì gǔ)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气概和骨气,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坚强,有骨气。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青琅(qīng láng)的意思:指宝石、玉石的美丽光泽。
穷冬(qi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严寒的冬季。
全德(quán dé)的意思:形容事物完全得到满足或达到极致的状态。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商周(shāng zhōu)的意思:商周是指商朝和周朝,泛指古代的商业和政治两个领域。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受命(shòu mìng)的意思:接受命令或任务。
衰俗(shuāi sú)的意思:指人的道德和品质日益衰退,变得庸俗低劣。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无异(wú yì)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虚心(xū xīn)的意思:谦虚谨慎,心胸开阔,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雪青(xuě qīng)的意思:形容白雪覆盖的山峰,给人一种清新、美丽的感觉。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异说(yì shuō)的意思:
◎ 异说 yìshuō
(1) [different stand and statement]∶不同的主张或学说
(2) [strange words]∶邪说;怪诞的言论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圆(yī yuán)的意思:指完整、圆满、完全。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圆象(yuá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无缺无疵。
云仍(yún réng)的意思:云彩依然飘动,形容事物依旧不变。
正坐(zhèng zuò)的意思:指端坐端正、姿态端庄。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直节(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地坚守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
中操(zhōng cāo)的意思:中操指的是谋划、筹划、主持事务的能力和手腕。它强调了一个人在管理和领导方面的能力。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莫不然(mò 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的意思,意为没有不是这样的。
青琅玕(qīng 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物品珍贵、华丽。
为民父母(wèi mín fù mǔ)的意思:指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或领导人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照顾人民的生活和福利。
- 注释
- 日月星辰:天体。
山川草木:自然景观。
圆象:圆形象征天的完美。
方形:象征地的规则。
子夏:孔子弟子。
草木区以别:比喻事物各有不同。
操:品质。
此君:指松树。
虚心直节:形容松树的特质。
青琅玕:形容松树在雪中的翠绿。
圆累:比喻圆润的品质。
全德君子:品德完美的君子。
云仍:楚东之地的云。
觚哉觚哉:形容云的棱角分明。
絜矩:公正的道理。
孤竹二子:商朝的伯夷和叔齐。
- 翻译
- 日月星辰是天的精华,山川草木是地的纹饰。
在天上的是圆形的象征,那地上的为何不都是方的呢?
这个疑惑千百年来未能解决,遍读六经也没有找到不同的说法。
隐约记得子夏有些言论,就像区分草木各有特性。
在众多草木中,哪种最坚韧?都说松树能耐住严寒。
松树虚心直节象征真实的力量,即使寒冬大雪,它依然青翠如玉。
一生追求正直如同圆润的品质,却难以与完美品德的君子相比。
内心圆润是智慧的余韵,外表圆滑则是品德的羞耻。
听说楚东之地有种云,生来气质刚硬如棱角分明。
这种云独特出众,生长得更加显现出棱角分明的品性。
自从在大学理解了公正的道理,四方都展现出正直的一面。
它独自承载着大地的坤卦六二爻位,这就是成为人民父母的资格。
万物初始接受天命时都是如此,但随着世道衰落,这种美德流失了。
商周时期这种美德最为盛行,但孤竹国的两位王子却未曾圆润无缺。
-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哲理深邃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探讨宇宙之道与人伦之德。开篇“日月星辰天之精,山川草木地之文”两句,设定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背景,强调天地间万物各有其精华和文理,这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宇宙秩序的认同。
“本乎天者既圆象,下者何不皆方形”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天体运行之所以为圆,是否意味着下界万物也应该呈现出方正无瑕的形态。这是一个关于自然法则与人伦道德关系的深刻质问。
“此疑千古不能决,读尽六经无异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问题的困惑和探索,这个问题是千古难以解决的,而即便是读遍了六经(儒家经典),也未找到明确答案。
“依稀子夏微有言,譬诸草木区以别”两句,诗人引述了先哲子夏的一句话,用来比喻和解释自然万物各自有其特性和差异,这是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肯定,也映射出诗人对于个人品德和才能的尊重。
“草木之中操孰坚,佥曰此君耐岁寒”两句,通过草木的形态来比喻人的品格,强调那些能在严冬中依然保持坚韧不拔者的高贵品质。
“虚心直节表真劲,穷冬大雪青琅玕”两句,以草木在极端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来象征人在逆境中表现出的真诚和刚毅,这种品格如同经历了严寒考验后的青石一般坚不可摧。
“平生正坐一圆累,未堪全德君子比”两句,通过对一个端坐在那里,形状像是一个圆球的物象来比喻那些整齐无瑕、德行完备的人,这种人如同完美的圆体,无懈可击。
“内圆犹是智之馀,外圆无乃德之耻”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圆满不仅是智慧的象征,同时也是道德的表现,没有什么能使这样的品格蒙羞。
“我闻楚东有云仍,生来气骨清棱棱”两句,诗人听说在楚东有一种叫做云仍的草木,它天生具有坚韧的气质和骨骼,这是对这种草木独特品质的赞美。
“觚哉觚哉出乎类,长大益觉廉隅分”两句,诗人感叹这类草木超出了常规,它们在成长过程中愈发显现出它们的特别和高贵,这种特质如同界限清晰、区别明显。
“自从大学悟絜矩,四面正直各得所”两句,诗人回忆自己自从学习《大学》这部儒家经典以来,就领会到了规矩之道,认识到万物都有其固有的位置和方向,这种认知如同用尺子量度出一个完美的正方形,每一面都恰到好处。
“独秉重坤六二爻,斯可以为民父母”两句,以《易经》的象征来比喻那些具有高度德行和智慧的人,他们如同承载着天地之道,能够成为人民的父母般的存在。
“厥初受命莫不然,世衰俗弊失其传”两句,诗人回忆起古代圣明君主接受天命时的情景,他们都能符合天道而治理国家,但随着时代的流逝和世风的颓败,这种美好的传统已经失落。
“商周之际斯为盛,孤竹二子何曾圆”两句,通过对商朝和周朝鼎盛时期的回忆,以及对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子贡的赞扬,诗人表达了对于古代圣贤及其学说的怀念,他们的德行如同孤竹之美好,但却未能完全实现圆满的人生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