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承家(chéng jiā)的意思:接受家族的传承,继承家业。
分司(fēn sī)的意思:分开,分别担任职务或分工。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还付(hái fù)的意思:偿还欠债或清偿债务。
家训(jiā xùn)的意思:家庭传承下来的教诲和规范。
教条(jiào tiáo)的意思:
◎ 教条 jiàotiáo
(1) [dogma;creed;doctrine;tenet]∶要求教徒绝对遵从的宗教信条。泛指要求人盲目信奉的僵化的原则、原理
(2) [dogmatism]∶指教条主义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年期(nián q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年限。
儒雅(rú yǎ)的意思:指文雅、有教养、有修养的风度和举止。
三舍(sān shè)的意思:指舍弃、放弃某物或某事物的三分之一,意味着舍弃的程度很高。
太师(tài shī)的意思:指宰相、大臣,也用来指代有才能、有经验的人。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先德(xiān dé)的意思: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学制(xué zhì)的意思:学制是指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规定,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雅重(yǎ zhò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得体、庄重端正。
三舍法(sān shè fǎ)的意思:指在计算或衡量时,将小数点后第三位舍去,四舍五入,或者进一法。
风流儒雅(fēng liú rú y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文雅、风度翩翩,有才情和品味。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次司马通伯侍御留别韵二首(其一)》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学问深厚的官员,他重视儒雅修养,在家族传统和朝廷教育中表现出色。诗中提到的"先德犹传宋太师",暗示了他继承了宋代太师的高尚品德。"学制久非三舍法,教条今过百年期"表达了他对教育制度的深刻理解和变革,认为已超越了古代的三级晋升制度,且历经时间考验。
"冰霜饱历承家训"表明他承受过严苛的家庭教育,"桃李深培答主知"则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培养人才的贡献。最后,诗人以"闻说行台多暇日,馀情还付墨淋漓"收尾,透露出他在闲暇时光中仍不忘挥毫泼墨,继续他的文学追求,体现了其浓厚的文化情怀和艺术热情。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主人公的文人风范和教育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水看花
一树红花映绿波,晴明骑马好经过。
今朝几许风吹落,闻道萧郎最惜多。
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