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宝鉴(bǎo jiàn)的意思:宝物和镜子,比喻可以珍视和反思的事物。
出上(chū shàng)的意思:指超过、超越、胜过。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法戒(fǎ jiè)的意思:法律的警告和戒备。
官箴(guān zhēn)的意思:官箴是指官员的箴言,也就是对官员的教诲和规劝。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六官(liù guān)的意思:指官员的六个职位,即国家的最高职位。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明法(míng fǎ)的意思:明确遵守法律,守法纪。
披对(pī duì)的意思:指掩饰、伪装。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无斁(wú yì)的意思:无法厌恶、无法厌烦
喜起(xǐ qǐ)的意思:喜悦之情上升,情绪高涨。
虞廷(yú tíng)的意思: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小心,如履薄冰。
予夺(yǔ duó)的意思:给予和夺取,指给予和夺取权力、地位、财物等。
忠邪(zhōng xié)的意思:指忠诚与邪恶并存,既有忠心耿耿之意,又有邪恶之心。
周典(zhōu diǎn)的意思:指规范、典范,也可指古代周朝的法律制度。
- 鉴赏
此诗《读臣鉴有感》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臣鉴”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代君王治国理念的追忆与反思。诗中以“宝鉴”为喻,象征着古代君主的治国之道和道德准则,强调了忠贞与邪恶的区别,以及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首联“宝鉴何时出上方,几回披对忆宣皇”,开篇即以“宝鉴”为引,想象其从天而降,寓意古代君王的智慧如同宝鉴一般,值得后人反复学习与铭记。诗人通过“几回披对忆宣皇”,表达了对古代贤明君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治国之道的深深敬仰。
颔联“忠邪已向当年别,予夺仍垂百代长”,进一步阐述了忠贞与邪恶的区别,以及君主在国家治理中对权力运用的慎重态度。通过“已向当年别”和“仍垂百代长”,诗人强调了忠贞不渝的重要性,并且这种理念将被后世长久传承。
颈联“周典六官箴并肃,虞廷三载义同彰”,引用周朝和虞朝的历史典故,赞美古代君主遵循礼制,注重官员的道德规范,以及在位期间对正义的坚持。通过“周典”和“虞廷”的对比,突出了古代治国理念的深远影响。
尾联“明明法戒应无斁,喜重歌庶事康”,总结全诗,强调了明确的法律和戒律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治国理念的赞赏与向往,希望后世能再次歌唱国家的繁荣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臣鉴”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