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诸 路 发 解 劝 驾 宋 /吴 潜 东 郡 衣 冠 盛 ,南 宫 榜 帖 新 。诸 科 唐 取 士 ,数 路 汉 得 人 。鸣 鹿 殷 勤 意 ,攀 龙 变 化 身 。若 为 明 主 献 ,忠 谠 要 披 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榜帖(bǎng tiē)的意思:指榜样和帖子,形容做为榜样的人或事物。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东郡(dōng jùn)的意思:指东方地区的郡县,比喻远离中央政权、偏僻而落后的地方。
化身(huà shēn)的意思:指某种形象或特征在另一种形象或特征中得到体现或表现。
龙变(lóng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形势迅速转变。
鸣鹿(míng lù)的意思:指在山林中鹿鸣声中听到别人的声音,比喻心灵敏锐,能够从细微的迹象中察觉到他人的意图或者事情的发展趋势。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攀龙(pān lóng)的意思:攀龙指的是追求高尚、卓越的事物或追求权势、地位的行为。
披陈(pī chén)的意思:指展示、陈述事实真相。
取士(qǔ shì)的意思:选拔人才,聘用有才能的人。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忠谠(zhōng dǎ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忠诚、坚定。
诸科(zhū kē)的意思:各种学科、各种知识
变化身(biàn huà shē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经历变化,转变成另外一种形态或状态。
- 翻译
- 东郡人才济济,南宫考试更新鲜。
唐代各科选拔英才,汉代多途径选人材。
鹿鸣声中寄深情,如龙腾跃显变化。
若能向贤明君主进言,忠诚正直的意见需直言不讳。
- 注释
- 东郡:指洛阳一带,古代文化名郡。
衣冠:指士大夫阶层。
南宫: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这里指礼部。
榜帖:科举考试的榜单和通知。
唐取士:唐代选拔人才的方式。
数路:多种途径。
汉得人:汉代选拔人才的方法。
鸣鹿:比喻招揽贤才,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
殷勤:恳切、热情。
攀龙:比喻追求高位或显赫地位。
忠谠:忠诚正直。
披陈:陈述,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世景象,其中“东郡衣冠盛”和“南宫榜帖新”表明的是国家的繁华与科举考试的盛行。"诸科唐取士,数路汉得人"则是指历代通过科举选取人才,如同唐朝选拔士子,汉朝选拔贤能。
诗中的“鸣鹿殷勤意”和“攀龙变化身”用了古代神话故事,比喻着君子的修养与品格,如同仙鹤的鸣叫显示其高洁之志,攀援真龙以求变化成仙,表达诗人对品德修为的追求。
最后,“若为明主献,忠谠要披陈”则是说如果能为英明的君主服务,那么就必须直言不讳,以诚信之心呈现自己的忠诚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盛世选才、品德修养和忠诚直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个人对于品格提升和忠诚奉献的自我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粟影
开窗见明月,团团弄清辉。
湛露下庭柯,幽香发华滋。
手举青玉案,嘉与仙人期。
遨游青云中,遗我最高枝。
茹芳咽琼液,插花醉瑶池。
中有群凤鸣,景星亦相随。
高轩夜深坐,秋影正葳蕤。
勿持广寒斧,为赋小山辞。
奉饯御史中丞汪公大司徒致仕归陇右
仗引绛驺中执法,镜悬清鉴大司徒。
当今天子尊元老,自昔诸侯祖二疏。
腊尽挂冠辞北阙,春来供帐出东都。
魏舒就第施行马,薛广传家保赐车。
德教万民蒙帝赉,王封四世赞皇图。
翰蕃方国歌周雅,带砺河山著汉书。
燕塞骅骝知故道,陇云鹦鹉识前驱。
平泉草木芳华里,终日垂绅拥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