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
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要。
二义(èr yì)的意思: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或解释。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返观(fǎn guān)的意思: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或思想。
观听(guān tīng)的意思:观察倾听,仔细观察和听取信息。
观世(gu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应该从观察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中获取智慧和启示,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过去(guò qù)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结束的状态。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妙色(miào sè)的意思:形容颜色美丽、绚丽多彩。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思议(sī yì)的意思:难以理解或解释的事物,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况。
所有(suǒ yǒu)的意思:包含一切事物,涵盖全部范围
听众(tīng zhòng)的意思:指观众、听众,指在演讲、演出、讲座等活动中,倾听并理解发言人的言论的人群。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为此(wèi cǐ)的意思:为了这个目的;因为这个原因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希有(xī yǒu)的意思:罕见、稀少
现前(xiàn qián)的意思:指事物出现或显露出来。
一毛(yī máo)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价值,相当于一分钱。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正法(zhèng fǎ)的意思: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正当的法律程序。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自在(zì zài)的意思:自由、不受束缚、无拘无束
观自在(guān zì zài)的意思:自由自在地观察和行动,不受限制
观世音(guān shì yīn)的意思:观世音是佛教中的菩萨,代表慈悲与智慧。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观音大士赞》,通过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展现了佛法的深奥与真实。诗中通过“过去正法明,现前观自在”描绘观音菩萨的智慧和自在,随后通过“眼观诸音声,耳听众妙色”表现其洞察世间万象的能力。
诗人强调了“二义俱寂灭,谁受此说者”,意在指出佛法的空性,即一切法无自性,无人能真正接受或理解。接着,“是说亦寂灭,谁为此说者”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表明即使是佛法的阐述,也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
“能观及所观,能听洎所听”揭示了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相互关系,而“返观观听者,是亦无所有”则揭示出这种关系的虚幻本质,即观者本身也不存在于实相之中。
最后,诗人以“大哉观世音,快说如是法”表达对观音菩萨智慧的敬仰,并强调佛法的不可思议和稀有。他用“我今以一毛,遍量法界空”来比喻佛法广大无边,而“作此如幻言,赞是真实要”则表达了自己以诗歌形式传达佛法真谛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对般若智慧的追求和对观音菩萨的崇敬,具有很高的禅修和哲学价值。
金章玉色照离亭,战伐和亲决此行。
国有威灵双节重,家传忠义一身轻。
平生海内文场伯,今日胸中武库兵。
万里往来公有相,淮濆阴德贯神明。
老我曾颁万里春,怜君飞棹也浮秦。
当年千佛名经裹,又见西游第二人。
洛花肉红姿,蜀笔丹砂染。
生绡多俗格,纸本有真艳。
西郊梅花矜絶豔,走马獨來看不厭。
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茅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
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觇。
山樊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
餘花豈無好顔色,病在一日俗無砭。
朱欄玉砌渠有命,斷橋流水君何欠。
嗟予相與頗同調,身客劍南家在剡。
凄凉萬里歸無日,萧颯二毛衰有漸。
尚能作意晚相從,爛醉不辭杯瀲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