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血(bài xuè)的意思:指身体内部感染了有害的细菌、病毒等,血液中充满了毒素,形容病情严重。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吹沙(chuī shā)的意思:形容言过其实,夸大事实。
大师(dà sh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极具造诣、技艺高超的人。
当前(dāng qián)的意思:指目前所处的时期或状态。
东头(dōng tóu)的意思:指东方的一端或东方的尽头。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鬼王(guǐ wáng)的意思:指邪恶而强大的人物或势力,也可指某一领域中的权威人物。
横飞(héng fēi)的意思:指快速地飞行或迅速行动。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忽而(hū ér)的意思:突然,快速地
火炬(huǒ jù)的意思:火炬是指点燃的火把,比喻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人或事物。
金铃(jīn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悦耳动听。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利如(lì rú)的意思:形容利益如同水流一样顺畅,没有任何障碍。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女儿(nǚ ér)的意思:女儿指的是女性子女。在成语中,女儿往往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事物或概念。
盘餐(pán cān)的意思:形容吃饭过量或过度享受美食。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生荒(shēng huāng)的意思:指人口减少,荒地增多。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万众(wàn zhòng)的意思:指众多人群,表示人多力量大或众人一心的意思。
无影(wú yǐng)的意思:没有影子,形容人或事物没有踪迹或不留痕迹。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西头(xī tóu)的意思:西头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方向或位置向西。也可以表示事物的起点或边界。
须发(xū fà)的意思:须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头发或胡须。它表示人的头发或胡须因惊吓、恐惧或愤怒而竖立起来。
杨树(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事物的本质。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阴风(yīn fēng)的意思:指不吉利的风光或预兆。
有形(yǒu xíng)的意思:有实际的形态或存在。
蚱蜢(zhà měng)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敏捷,跳跃力强。
丈六(zhàng liù)的意思:形容物体高大、威严。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招魂(zhāo hún)的意思:通过特殊的方式唤醒死去的人的灵魂。
纸衣(zhǐ yī)的意思:形容贫穷潦倒,衣着单薄。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竹竿(zhú gān)的意思:指人身材高瘦,像竹竿一样纤细。
作风(zuò f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白杨树(bái yáng shù)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事物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多用于形容人物或事物的高大、挺拔、威严等特点。
动不动(dòng bù dò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容易发脾气、动怒或动手,没有耐心或容忍力。
- 鉴赏
这首《祭幽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阴森恐怖的祭奠场景,充满了对亡灵的哀悼与对生命的感慨。
开篇“天低野黑钟磬冷”,以阴冷的氛围开始,暗示了祭奠的地点和时间,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接着“高台火炬红无影”,通过对比火焰的红与周围环境的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刻。
“招魂竹竿垂至地,万众无声大师睡”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竹竿赋予招魂的功能,同时通过“大师睡”的描述,暗示了祭奠者的疲惫与内心的沉重。这一段描绘了祭奠现场的寂静与庄严,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悼之情。
“林根水际光窅冥,欲动不动如有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祭奠的氛围。阴风、沙粒、蚱蜢等元素的加入,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暗示了死亡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鬼王丈六须发丹,金铃召鬼争盘餐”描绘了鬼神世界的景象,鬼王的形象与金铃的使用,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与恐惧。
“黄香插筵月皛皛,瓦簋不盈纸衣小”通过食物与衣物的简陋,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怀念与对贫苦生活的感慨。同时,“倏如闻笑忽而啼,笑何丈夫啼女儿”这一转折,展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最后,“残形败血生荒草,有棺无棺安可保。骨肉当前唤不闻,半夜依人思一饱”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对生者生存状态的反思。绿杨丝绕白杨树,魂来作风归作雨,西头落日东头来,后人仍为今人哀。”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也寄托了对生命延续与传承的思考。
整体而言,《祭幽歌》通过对祭奠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死、哀悼、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杂诗三首·其三
居世若浮云,飘忽无定姿。
灭影垂何间,垂彩在一时。
存此岂不怀,长戚信自贻。
四节更代谢,白日正西驰。
寄身于飙尘,咄嗟复何之。
愿逐枋鸟游,不随丰草萎。
揽衣步列星,极目散所思。
睆彼遥汉间,会合恒有期。
营营非物化,琴歌为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