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经(bù jīng)的意思: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
火劫(huǒ jié)的意思:火劫指的是火灾的祸害或劫难。在成语中,火劫常常用来形容灾祸临头、遭受不幸的境地。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口授(kǒu shòu)的意思:指口头传授、口头教授的方式。
篇章(piān zhāng)的意思:篇章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事物发展或演变的阶段。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徒工(tú gōng)的意思:指没有正式技术培训的工人,只凭经验和临时学习完成工作。
信徒(xìn tú)的意思:指坚信某种宗教、信仰或理念的人。
心传(xīn chuán)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传
训诂(xùn gǔ)的意思:解释古代文献,特指解释古代文献中字词的意义。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周道(zhōu dào)的意思:指道德高尚,行为正直,举止端庄的品德风范。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祁寯藻所作的《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其二)》。诗中,作者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秦始皇焚书的反思和对古代儒家学者贡献的敬意。"周道昔云坠,群言多异同",暗示了在秦朝统一文字之前,学术思想多样纷呈;"不经秦火劫,谁识汉儒功",强调了焚书对于儒家经典的破坏,如果不是这场浩劫,汉代儒学的成就可能不会被广泛认知。"口授篇章外,心传训诂中",揭示了即使书籍被毁,学问的精髓仍通过师徒口耳相传得以延续;"峄碑焚已久,刻画信徒工",则以峄山碑刻被焚的典故,赞美了后人对古代知识的热爱与传承,尽管实物已不存在,但人们的敬仰之心犹如雕刻一般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价值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