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斑衣(b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有斑点的衣服,比喻身上有瑕疵或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慈亲(cí qīn)的意思:慈亲指亲爱慈祥的父母,也可泛指亲人或家长。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发条(fā tiáo)的意思:形容人、事物有条不紊、有规律。
芳名(fāng míng)的意思:指美名、好名声。
奉身(fèng shēn)的意思:奉献自己的身体或精力
构堂(gòu táng)的意思:指建造宏伟的宫殿或府邸。
鹤发(hè fà)的意思:指年老而头发依然黑白相间,像白鹤的羽毛一样。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君主(jūn zhǔ)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即君王或皇帝。
昆弟(kūn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亲密无间、情感深厚的关系。
列罗(liè luó)的意思:指言辞犀利,锋芒毕露。
名书(míng shū)的意思:指有名望的书籍,也可指人才出众的学者。
亲亲(qīn qīn)的意思:形容亲近、亲密、亲近之情。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树萱(shù xuān)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有德行。
树发(shù fā)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长得旺盛。
书信(shū xìn)的意思:指书信往来,传递信息或交流思想的方式。
顺亲(shùn qīn)的意思:顺从和孝顺亲人。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堂室(táng shì)的意思:指庄严宏伟的大厅或会堂。
条枝(tiáo zhī)的意思:指枝条,比喻微小的事物或事物的一部分。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孝道(xiào dào)的意思: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指的是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道德准则。
信史(xìn shǐ)的意思:信史是指真实可信的历史记载。
雁行(yàn háng)的意思:指一列像雁一样排列的人或物。
养亲(yǎng qīn)的意思:指养育亲人,照顾家人。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娱亲(yú qīn)的意思:娱乐亲人、取悦亲人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 翻译
- 人人都盖新房以自居,吴家独建房只为奉养双亲。
别人都种花以炫耀眼目,吴家栽萱草只为忘却忧虑。
慈祥的父母白发苍苍却健康长寿,兄弟们排列整齐像雁阵飞翔。
早晚进屋侍奉饭菜,穿着斑斓衣裳逗父母开心。
孩子能顺从父母,使他们面带笑容,家中充满和谐气氛。
春天的荆树抽出新枝,夜晚的芝兰绽放嫩芽。
自古孝道感动神明,吴家世代应会繁荣昌盛。
将来将孝心献给君王,必定使美名流传在史册上。
- 注释
- 构堂:建造房屋。
奉身:为自己居住。
树萱:种植萱草。
昆弟:兄弟。
滫瀡:饭菜。
斑衣裳:色彩斑斓的衣服。
蔼堂室:家庭和睦。
发条枝:新枝抽芽。
秀芽茁:嫩芽生长。
昌荣:繁荣昌盛。
信史:历史记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图景。开篇“人皆构堂思奉身,吴氏构堂独养亲”两句,既点出了常人的做法,也突显了吴氏家族对老人的敬爱之情,他们专门建造厅堂以供养父母。接下来的“人皆种花图炫眸,吴氏树萱可忘忧”则通过对比,表明吴家不仅关注物质生活,更注重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诗中还细腻地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如“慈亲鹤发寿且康,昆弟列罗如雁行”展示了年迈父母的健康与兄弟姐妹间和睦相处的情景。“旦暮升堂直滫瀡,娱亲嬉舞斑衣裳”则生动地展现了家庭成员朝夕陪伴老人的温馨画面。
“子能顺亲亲颜悦,和气盈盈蔼堂室”强调了孝顺的重要性和其带来的家族氛围。随后的“春风荆树发条枝,夜雨芝兰秀芽茁”则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意境。
最后,“由来孝道通神明,吴氏家世应昌荣。他年移孝事君主,定使芳名书信史”表达了诗人对吴氏家族传承孝道的赞赏,以及这种美德将被载入史册的预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爱与敬意的家庭氛围,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孝道的重视以及这种美德对家族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琅琊寺
朝游琅琊山,暮宿琅琊寺。
寺古山径荒,寒林积空翠。
慨念千载人,欹枕不成寐。
六一安在哉,智仙亦已矣。
燃烛读残碑,剥落不可纪。
谁谓金石坚,所托谩复尔。
秋风拂庭柯,落叶盈陛戺。
大运古来然,荣名安足理。
所以称达生,静观良有以。
不见龛中僧,白发垂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