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晦翁岩四首有引·其三》
《晦翁岩四首有引·其三》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龙山读书处,镌石云门

避地偏远,得师道愈尊。

斯文应未丧,家学常存

杖屦从者衣冠裔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常存(cháng cún)的意思:永远存在;长久保持

从者(cóng zhě)的意思:指服从别人,为别人服务的人。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镌石(juān shí)的意思:用刀在石头上刻字,比喻对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剖析。

偏远(piān yuǎn)的意思:指地方偏远、人远离热闹、与世隔绝的地方。

师道(shī dào)的意思:指导教诲的道理和方法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裔孙(yì sūn)的意思:指后代,子孙。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此诗描绘了龙山下读书之地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首句“龙山读书处,镌石在云门”以龙山为背景,点出读书之所,而“镌石在云门”则暗示着这里曾有过重要的文化遗迹或碑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避地迹偏远,得师道愈尊”两句,通过描述远离尘嚣的地理位置,强调了在此求学的专注与虔诚,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道的尊重与推崇,体现了古代教育中师徒关系的重要性。

“斯文应未丧,家学赖常存”则进一步阐述了文化传承的主题,认为即使在动荡的时代,真正的学问与道德也不会消亡,而是通过家族的教育得以延续。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

最后,“杖屦来从者,衣冠有裔孙”描绘了一幅传承有序的画面,无论是年长者的步行(杖屦),还是年轻一代的追随(来从者),都体现了知识与道德的代际传递。同时,“衣冠有裔孙”不仅指穿着整齐的后人,也暗含了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山读书处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师道、学问、家族传统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依韵和工部兄雪五首·其一

风撼柴门夜不关,黎明琼玉遍人寰。

举头寒掩东隅日,纵目高疑西域山。

朝路昔宁飘袂上,禅房今喜点炉间。

亦知尘雾难撄拂,万径行踪绝往还。

(0)

德辉次旧韵见寄复和

邗沟别清扬,十稔限南北。

羁游多面交,从谁吐心臆。

初筵群玉府,香誉蔼区域。

如何窾言加,进寸辄退尺。

归来赋郊居,邀客赏冰霓。

青云一蹙易,斜飞要游历。

水镜岂无人,瑾瑜固易识。

君子有常道,要不失语默。

(0)

望湖楼示世厚

楼头满眼是湖山,瑟瑟清风燕坐间。

三伏长涂走尘土,他年记取此时閒。

(0)

次韵张敏叔筠轩

兰陵公子留题后,野草閒花变四时。

惟有此君犹好在,年年添得岁寒枝。

(0)

景城杂诗六首·其五

燕赵当南北,关河独郁盘。

时平无戾气,岁闰有春寒。

仰禄家千里,题诗思万端。

危楼多晚照,倚遍小栏干。

(0)

晚晴·其二

天街经暑雨,乌府绝尘氛。

跃马人皆散,新蝉我独闻。

风生初罢扇,日转渐无云。

寄语同时客,清凉尚可分。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