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驳藓(bó xiǎn)的意思:指驳斥别人的言论或观点,揭露其错误或谬误。
禅家(chán jiā)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也可用来形容有着深厚内涵和智慧的人。
荡漾(dàng yàng)的意思:指水面或波浪起伏的样子,也比喻感情、思绪等在心中泛起和回荡。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黩兵(dú bīng)的意思:指不听指挥,独自行动,不服从统一指挥的士兵。
烦政(fán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行政繁琐、烦扰人民的现象。
分虎(fēn hǔ)的意思:分裂敌人,使其内部发生矛盾,以便取得胜利。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观风(guān fēng)的意思:观察风向,预测未来的变化。
和笙(hé shē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虎竹(hǔ zhú)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有才干而又有节操。
互相(hù xiāng)的意思:彼此相互的关系或作用
家子(jiā zǐ)的意思:指儿子或子女。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沦缺(lún quē)的意思:失去原有的品质或能力,陷入缺乏的状态。
愆素(qiān sù)的意思:指人的过失和过错。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人英(rén yī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出众、非凡。
始愿(shǐ yuàn)的意思:开始的愿望或决心。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诗教(shī jiào)的意思:指通过诗歌来教育人民,以诗歌的形式传达思想、道德等教育内容。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受辞(shòu cí)的意思:对别人的谢绝或推辞表示恭敬。
书衣(shū yī)的意思:指以书为衣,以读书为乐。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素诚(sù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地纯真、真诚,没有虚伪和做作。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脱略(tuō lüè)的意思:脱离束缚,摆脱困扰。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相倾(xiāng qī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或力量相互对抗,势均力敌。
心得(xīn dé)的意思:指通过实践或体验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学海(xué hǎi)的意思:学问广博,学习无止境。
砚石(yàn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研磨墨汁的石头,比喻学习、修身养性的工具。
邺中(yè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表现出聪明才智,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庸音(yōng yīn)的意思:指平庸无奇的声音或音乐,没有艺术性或创造性。
云和(yún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友好相待
中作(zhōng zuò)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禅家子(chán jiā zǐ)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人,也用来形容精通禅宗的人。
分虎竹(fēn hǔ zhú)的意思:比喻分割敌人的势力,使其孤立无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荅苏州韦应物郎中》。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的诗句。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诗人开篇便以“殆沦缺”、“庸音互相倾”描述了当时诗歌艺术的颓败与失衡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诗风的向往。紧接着,“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一句,则显示出诗人对古代风骚派诗人的崇敬之心,以及这种文学情怀在其内心深处的共鸣。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表明了诗人对于广博知识和高尚品格的追求。随后,“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绘,同时也隐喻着诗人的高洁情操。
在“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自信和期望,这种成就能够传承千年。紧接着,“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则是在描绘一幅壮观的自然风光画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胸襟与远见。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表达了对和平时世的向往,以及对于战争的厌恶。随后的“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则是对佛教修行者的同情与赞赏。
诗中的“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内心对于真理的追求和领悟。而“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则是在倡导一种淡泊名利、不为物累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描绘了诗人书房中的宁静与古老,而“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则是对友人的怀念和遗憾。最后,“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表达了对于真诚品性的追求和自我修养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文学理想与情操,更是对当时文化艺术生态的一种反思。
君不见仙家三十六洞天,西南大半盘苍巅。
此外元阳擅崭绝,况有石廊人喜传。
碧莲参差隅地涌,徙倚危梯飞螮蝀。
阴阴洞户半空开,一缕联凹愁寄种。
万钧崔嵬挂礧石,吁可怪兮若飞动。
天然湫面寻丈间,寒掬初悭媪神捧。
紫崖蒙茸瑶草秀,悬泉涓涓挹天酒。
淑灵岂即乾坤私,窟宅宛是神仙旧。
飞鸟点影阳光回,游子履深惊殷雷。
九夏三冬自回斡,雨旸寒燠争喧豗。
神物奄有似无谓,突兀古庙当岩隈。
鼪鼯笑舞助怪变,落日愁绝松风哀。
瞰临一方殆天意,累露之疑此其是。
仙乎仙乎胡不归,忍使秋燐泣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