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神释》
《和陶神释》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儿戏处处作具

所至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思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负载(fù zài)的意思:指承担或承载重物、重任或压力。

好恶(hào wù)的意思:指喜好或厌恶的情感态度。

毁誉(huǐ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一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有好有坏,有赞扬有批评。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聚观(jù guān)的意思:聚集人群观看、围观。

寇攘(kòu rǎng)的意思:指敌寇侵扰,国家受到外敌入侵的意思。

老君(lǎo jūn)的意思:指道教的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也用来指代人的年纪大、经验丰富。

目生(mù shēng)的意思:陌生的,不熟悉的

念念(niàn niàn)的意思:形容思念或牵挂某人或某事,无法忘怀。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思虑(sī lǜ)的意思:思考和考虑问题。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托附(tuō fù)的意思:指依靠、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仙山(xiān shān)的意思:指仙境或仙人居住的山岳。也比喻幻境或理想境界。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一弄(yī nòng)的意思:指一次行动或操作,通常指不经思考或粗心大意地做事。

指目(zhǐ mù)的意思:指出、指明。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子本(zǐ bě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根源或核心。

作具(zuò jù)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技艺如刀具、器具等一样出色或精湛。

无是处(wú shì chù)的意思:指没有地方可以依靠、没有依靠的对象,形容无处可去或无法依靠的境地。

注释
无我:没有自我意识。
物著:因外物而显现。
衰:衰老。
念念:每时每刻。
金石:比喻不朽、坚硬。
托附:依赖。
老君:道教神仙老子。
佛语:佛教教义。
陶翁:陶渊明,东晋诗人。
诸数:命运的安排。
儿戏:比喻轻浮的生活。
毁誉:赞扬和批评。
弄火:比喻彻底改变。
负载:物质负担。
寇攘:战争和侵扰。
仲尼:孔子的别称。
何思虑:不再有过多的忧虑。
翻译
他们二人原本没有自我,起初是因为外物而显现。
不只是年老会变得衰弱,每时每刻都不如从前。
我知道你并非不朽之身,怎能长久相依相伴。
不要听信老君的教诲,也不要受佛经影响。
即使是仙山佛国,恐怕也未必能避世无忧。
非常想跟随陶渊明,把家安在酒乡之中。
醉醒总会有尽头,想要逃脱命运的束缚并不容易。
一生都在追逐孩童的游戏,处处留下痕迹和工具。
所到之处人们围观,目光中充满赞誉或诋毁。
如今一把火烧尽,好坏都被焚烧殆尽。
既无物资负担,也不再有战乱恐惧。
孔子晚年才觉悟,世间还有什么值得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陶神释》。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化的感受,指出世间万物没有永恒,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一切美好都难以保持。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朋友或某种精神寄托,诗人意识到即使是坚固如金石的事物也无法永远依赖,更不应盲目追随老成的习俗或佛教的说教。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外桃源或仙境的向往,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些理想之地未必存在,因此更倾向于追随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将家搬到酒中,寻找一份超脱尘俗的宁静。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平生逐儿戏,处处馀作具。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这段诗句中,“醉醒要有尽”暗示了对酒的依赖和逃避现实的无奈,而“平生逐儿戏”则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随遇而安,不为世俗名利所累。最后几句诗人通过一场大火将所有的毁誉、劳碌和恐惧都焚烧掉,体现出一种彻底摆脱束缚的心境。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这句话是对孔子晚年感慨世界之混乱的引用,暗示诗人对于世事的看透和超然。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俗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特有的豁达与幽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顾别驾暂还姑苏

佐郡承钦命,炎荒有政声。

祇因惊岁序,难阻忆鲈情。

地僻游偏倦,官清装自轻。

东山须早出,国计借长城。

(0)

寿欧季公

诗仙放逸啸青鸾,伯季同登赤帜坛。

如此身穿荷叶服,不妨头戴竹皮冠。

餐霞别业长为主,绣佛幽斋只佩兰。

鹤发萧然偏乐道,家徒四壁有琅玕。

(0)

游小金山·其三

我更如僧冷,僧无似我颠。

尘空镜台偈,机落箭锋禅。

果入真如境,虚闻小有天。

从今来往熟,幽梦几牵连。

(0)

次韵答皇甫司勋子循

清朝词赋旧名家,腹笥争传富五车。

海内声华悬彩笔,山中真诀秘丹砂。

疏狂自怅过从晚,老大犹将意气誇。

朝市豪华君莫问,且耽初服啸烟霞。

(0)

陈司徒洛南先生召赏杏花得东字

上卿居接帝城东,绮席晨开映杏红。

总为门阑添喜色,况多冠佩集芳丛。

休论梅蕊分春早,合拟葵心向日中。

从此名林成胜赏,悬知觞咏兴无穷。

(0)

寄怀杜临清端叔

遥忆清源胜,频年此旧游。

孤城连岱岳,万户傍河流。

杂遝通商地,繁华似帝州。

慈仁逢杜母,民力想全休。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