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国(bài guó)的意思:指国家遭受外敌侵略或内乱而被摧毁、灭亡的状态。
秉道(bǐng dào)的意思:秉道指秉持道德准则,恪守正道,坚守原则。
不臻(bù zhēn)的意思:不够高尚或不够优秀。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大造(dà zào)的意思:指大规模建造或制造。
丹书(dān shū)的意思:指用丹砂写成的书,比喻文章或书籍非常珍贵和重要。
荡涤(dàng dí)的意思:清洗、净化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分张(fēn zhāng)的意思:指在分配资源或安排工作时,合理分配,不偏袒任何一方。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更迭(gēng dié)的意思:指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断变化、替代。
皇人(huáng rén)的意思:指皇帝或者皇室成员,也用来形容地位崇高、身份尊贵的人。
荒榛(huāng zhēn)的意思:指荒废、荒疏的样子。
恢恢(huī huī)的意思:指事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势必如法炮制。
恢大(huī dà)的意思:恢大指恢复原状或变得更加宽广,形容事物恢复原有的规模或范围。
浃辰(jiā chén)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精鍊(jīng liàn)的意思:指事物经过精心锻炼、磨练后变得更加纯熟、完美,也可用来形容人的修养和才华经过长期的培养而变得高超。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灵根(líng gēn)的意思:指人的悟性、才智、天赋等方面的优秀品质。
六贼(liù zéi)的意思:指六种不良行为或品质,分别为盗贼、妓女、贪官、邪教、凶手和奸商。
六气(liù qì)的意思:指人的神态和气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风度。
茅君(máo jūn)的意思:指天下间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孽臣(niè chén)的意思:指为非作歹、罪恶深重的臣子。
清静(qīng jìng)的意思:指环境安静、没有喧嚣和嘈杂。
区宇(qū yǔ)的意思:指地域范围或区域。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三孽(sān ni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罪孽深重,罪恶多端。
三茅(sān máo)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三种茅草,也比喻虚伪、假装。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山灵(shān líng)的意思:形容山中的神灵或山间的灵异之物。
申复(shēn fù)的意思:指对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提出申诉或者抗辩。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危机(wēi jī)的意思:指危险和困难的关键时刻。
为主(wéi zhǔ)的意思:作为主要的、主导的。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羲皇(xī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羲皇,也泛指古代帝王。
相因(xiāng yīn)的意思:因果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一曰(yī yuē)的意思:表示只有一种说法或一种解释。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一芳(y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在众多同类中独一无二、别具特色。
有身(yǒu shēn)的意思:有身指有身份、有地位、有职位。
元神(yuán shén)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神力量或灵魂。
灾迍(zāi zhū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接连不停。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主道(zhǔ dào)的意思:主要的道路或主干道,也指核心或主要的方向。
三茅君(sān máo j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内出类拔萃,无人能及。
败国亡家(bài guó wáng jiā)的意思:指国家或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而衰败、灭亡。
清静无为(qīng jìng wú wéi)的意思:指人心境宁静安逸,不为外物所扰,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名为《山灵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体验。
首先,诗开篇以“恢恢大造垂深仁”表达了对大自然深沉的敬畏之情,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仁慈的安排。接着,“九死老翁今七旬”则描述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俯仰三才惭有身”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为人,却对天地人三才之理有所惭愧,体现了他对道德和宇宙秩序的尊重。随后,“人心为主道为宾”强调了内心的主导地位,认为道德应当是生活的指导原则。
接下来,诗人列举了“败国亡家三孽臣,曰贪曰痴一曰嗔”等罪行,批评了人性中的贪婪、愚痴和愤怒,指出这些负面情绪会带来国家衰败、家庭破碎的后果。他进一步阐述了“更迭为祟兴灾迍,浸淫六气来往频”等现象,说明这些负面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分张六贼常相因,迩来理摄偶不臻”表明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认为罪恶的根源在于人性的弱点,而理性的引导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危机一堕与鬼邻”的现实,诗人意识到需要回归本源,寻找心灵的救赎。
“忽返灵根一线新,再见区宇一芳春”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重新找回内心平静与清明,仿佛春天再次降临,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机。他决心“出凡摆俗守尔真”,摆脱世俗的束缚,坚守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结庐京野披荒榛,探幽秉道收元神”展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间,通过探索自然之道,寻求精神上的升华。他以“鍊精鍊气初浃辰,荡涤诸魔如扫尘”形容修行过程中的努力与成果,表示通过修炼,能够清除心灵的杂念与障碍。
“清静无为游至淳,梦中如见三茅君”暗示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他梦见了传说中的三茅君,象征着与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建立了联系。
最后,“手把丹书申复申,觉来知失桃花津,山灵不厌羲皇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敬意,认为自己如同古代的圣贤一样,得到了山灵的认可与接纳。他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够延续下去,成为连接人与自然、心灵与宇宙的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命、道德、修行等多个层面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行寒江曲港
扬帆出浦又入浦,转盼顺风还逆风。
芦叶萧萧两岸合,蓼花细细一川红。
鸥兼野鹜冲行棹,浪挟汀沙打卧篷。
行李向来吾自决,漫将晴雨问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