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
若能达此理,无求总成佛。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得出(dé chū)的意思:从某种情况或证据推断出结论。
二乘(èr chéng)的意思:指同样的错误或过失再犯,也指同样的错误的结果又一次出现。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过去(guò qù)的意思:表示时间上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结束的状态。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即如(jí rú)的意思:立即如同,马上就像。
假日(jià rì)的意思:指休息、放假的日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文殊(wén sh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学,也指人的头脑聪明。
现在(xiàn zài)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当下的情况
现有(xiàn yǒu)的意思:指当前存在的、已有的。
心王(xīn wáng)的意思:心中的王者,指内心强大、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言功(yán gōng)的意思:
谓陈述功绩。 北周 庾信 《周五帝歌》之二:“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缘事(yuán shì)的意思:指由于某种缘故而发生的事情。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领悟。开篇“居士元无病,方丈现有疾”,表现了世俗与出家之间不同的人生状态,对比鲜明,既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也隐含着对尘世烦恼的轻视。
接着,“唯忧二乘者,缘事不得出。”这里所说的“二乘”指的是声闻乘和緣觉乘,即佛教中的两种修行方式,而“缘事不得出”则表达了一种深陷在世间因缘不能解脱的无奈。
随后的“所以诃秽食,纯说波罗蜜”,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清净饮食和弘扬般若智慧(波罗蜜)的重视,这是禅宗修行中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种追求心灵清净与智慧的精神。
“上方一盂饭,气满于七日。”这里的“上方”指的是僧侣的生活场所,而“一盂饭”则象征着简单朴素的饮食,“气满于七日”暗示了一种内在的充实和满足,不依赖外在物质。
接下来的“不假日月光,心王照斯室。”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光明的信仰,这里的“心王”即是指禅宗中的真心或本性,而“照斯室”则意味着这种光明能够照亮自己的内在世界,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光亮。
“文殊问不二,忘言功自毕。”这里所提及的“文殊”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象征智慧,而“问不二”则表达了一种对最高真理的追求和领悟,"忘言功自毕"则暗示了在这种深度的修行中,即使语言也变得多余,因为心与道已经合一。
最后,“过去即如然,現在还同一。”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时间的超越感和对真理不变性的理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禅宗所追求的真理都是恒久不变的。
“若能达此理,無求总成佛。”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够真正领悟这种道理,就无需其他修行,最终自然能够达到佛陀的境界。这句话既是对整首诗思想的总结,也是禅宗中“顿悟成佛”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