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达者为拈出,抉剔众瞽刳群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史 元 量 芳 润 堂 宋 /郭 印 圣 经 杲 杲 日 翔 空 ,元 与 后 学 开 愚 蒙 。著 述 成 书 不 得 已 ,令 人 诵 习 知 吾 宗 。辞 文 旨 远 非 外 至 ,一 一 流 出 自 胸 中 。如 木 有 根 水 有 源 ,敷 荣 浸 渍 乃 无 穷 。此 道 含 灵 悉 具 足 ,圣 人 庸 人 心 本 同 。如 何 异 见 立 仁 智 ,百 辙 千 歧 碍 不 同 。寻 枝 逐 派 遂 忘 返 ,痴 儿 失 路 迷 西 东 。岂 无 达 者 为 拈 出 ,抉 剔 众 瞽 刳 群 聋 。史 侯 名 堂 深 意 在 ,眼 悬 明 镜 磨 青 铜 。欲 将 妙 义 示 当 世 ,岂 独 用 训 垂 髫 童 。我 初 闻 之 喜 击 节 ,心 心 相 照 密 冲 融 。作 诗 粉 饰 虽 赘 语 ,要 令 万 古 还 淳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痴儿(chī ér)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人,也可以形容某人迷恋于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冲融(ch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气势磅礴,能够冲破一切障碍。
出自(chū zì)的意思:出自表示某事物或某人的来源或出处。
垂髫(chuí tiáo)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头发还没有长齐,即指年幼的孩子。
淳风(chún fēng)的意思:指纯朴正直、风气纯正的风尚。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得已(de yǐ)的意思:得到已经足够,不再追求更多。
独用(dú yòng)的意思:指只能一个人使用,独自使用。
粉饰(fěn shì)的意思:掩饰真相,修饰事实,用虚假的外表掩盖真实的本质。
敷荣(f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显露出来的繁荣兴旺的景象。
杲杲(gǎo gǎo)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光辉照人。
含灵(hán líng)的意思:指有灵气、有生命力,形容事物充满活力。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还淳(huán chún)的意思:指人品纯朴、言行正直,不做伪装或虚假。
击节(jī jié)的意思:敲击节拍,表示赞赏或喜悦。
髫童(tiáo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
浸渍(jìn zì)的意思:浸泡在液体中,使其充分渗透
具足(jù zú)的意思: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抉剔(jué tī)的意思:挑剔,苛求。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妙义(miào yì)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独到的见解或解释。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名堂(míng tɑng)的意思:指事物的情况、状况、状态或特点。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岂独(qǐ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止于此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仁智(rén zhì)的意思:仁慈和智慧的结合。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深意(shēn yì)的意思:深刻的含义或意义。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圣经(shèng jīng)的意思:指具有极高权威和价值的书籍或文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指导意义的事物。
史侯(shǐ hòu)的意思:史:旧时的;侯:封建时代的爵位,指封建时代的人物或事物。形容陈旧过时,不适应时代的变化。
失路(shī lù)的意思:迷路,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诵习(sòng xí)的意思:指对课文、经书等进行反复背诵、熟读的学习方法。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文旨(wén zhǐ)的意思:指文章的主旨或意义。
吾宗(wú zōng)的意思:指自己的门派、宗派或学派。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习知(xí zhī)的意思:指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使自己的见识渐渐丰富。
心心(xīn xīn)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觉或情感。
心相(xīn xiāng)的意思:互相理解、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意。
胸中(xiōng zh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或抱负。
异见(yì jiàn)的意思:
(1).不同的见解。《梁书·处士传·刘歊》:“前达往贤,互生异见。”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亦指独特的见解。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玩思诗书,无出伦之异见;游心翰墨,多涉俗之尘言。”
(2).犹奇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作制严固,莹丽可寻,莫不逕观,以为异见矣。”
(3).指异端邪说。《法苑珠林》卷六八:“挫邪智之虚角,杜异见之妄言。”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流(yī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极高水平或出类拔萃的品质。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有根(yǒu gēn)的意思:指人有根基、有根本。形容人有坚实的基础或根源。
愚蒙(yú méng)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缺乏智慧和见识。
旨远(zhǐ yuǎn)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著述(zhù shù)的意思:指写作著作或著书立说。
赘语(zhuì yǔ)的意思:指文章、言辞中无关紧要、多余的语句或词语。
不得已(bù dé yǐ)的意思:无可奈何,别无选择
- 注释
- 杲杲:明亮的样子。
后学:后辈学生。
愚蒙:无知或未开化。
著述:写作、创作。
诵习:诵读学习。
吾宗:我们的信仰或宗派。
辞文旨远:言辞深奥,含义深远。
敷荣浸渍:繁荣滋长。
含灵:蕴含生命。
庸人:普通人。
异见:不同的意见。
史侯:指有学问的人。
名堂:比喻深意或学问所在。
垂髫童:幼童。
击节:赞赏或赞同。
淳风:淳朴的风气。
- 翻译
- 明亮的太阳高挂空中,启发后辈开启智慧
著书立说出于无奈,让人诵读理解我们的信仰
文字深远非表面可见,皆源自内心深处
如同树木有根水源,不断繁茂滋润无尽
此道蕴含生命,圣人凡人都有相同本质
为何会有不同的见解阻碍仁智?
追求分支忘记了归途,迷失在各种观点中
难道没有通达之人能揭示真相?
史侯的名堂深藏深意,目光如镜,洞察一切
他想向世人展示深刻道理,并非只为教导孩童
我初次听到时欣喜不已,心灵共鸣,深入骨髓
虽然诗歌修饰繁复,但旨在恢复淳朴风尚
- 鉴赏
这首宋诗《题史元量芳润堂》是郭印所作,通过对史元量的芳润堂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学问之道的理解和对史侯深意的赞赏。诗人以日出为喻,象征史元量的学识照亮他人,开启后学,"元与后学开愚蒙",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承的作用。
"著述成书不得已",表明学问的积累并非随意,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传播。接下来,诗人赞美史侯的学问深厚,其辞章深远,源自内心,如同树木有根、水流有源,生生不息。
"此道含灵悉具足,圣人庸人心本同",强调了人性中的智慧和良知是普遍存在的,但需要通过学习和理解来发掘。然而,"如何异见立仁智,百辙千歧碍不通",批评了偏离正道、见解分歧的现象,认为这会阻碍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寻枝逐派遂忘返,痴儿失路迷西东",进一步批评那些迷失在各种学术分支中的人,失去了根本。诗人期待有"达者"能揭示真谛,拨开迷雾,"史侯名堂深意在,眼悬明镜磨青铜",暗示史侯的学问犹如明镜,可以洞悉真理。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初次听到这些道理时感到欣喜,并希望通过诗歌传播这种淳朴的教诲,"欲将妙义示当世,岂独用训垂髫童",希望不仅教育儿童,也能启发世人回归淳朴的智慧。
整首诗语言流畅,寓理于象,既赞扬了史元量的学问,也表达了对教育和真理追求的深刻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