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道义(dào yì)的意思:指道德和义理,即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的准则。
发外(fā wài)的意思:指超出常规、出格、过分的言行举止。
更加(gèng jiā)的意思:更加表示程度比之前更高或更强。
和顺(hé shùn)的意思:和谐、顺利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积中(jī zhōng)的意思:积聚中间,指事物逐渐聚集或积累到一定程度。
具足(jù zú)的意思:指具备完备的条件或资源,能够满足需要。
来章(lái zhāng)的意思:指能够提供帮助、支持或指导的人或事物。
木鱼(mù yú)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用来敲击的一种乐器,也泛指打击乐器。比喻言辞或行为有节奏,有规律。
声音(shē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洪亮、响亮。
声诗(shēng shī)的意思:指声音如诗,形容音乐、歌唱等声音悦耳动听,有诗意。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生气(shēng qì)的意思:指人因愤怒或气愤而产生的情绪。
生风(shēng fēng)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行举止引起了轰动或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性情(xìng qí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和情感倾向。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虚生(xū shēng)的意思:指出生不久就夭折或早逝。
学问(xué wèn)的意思:学问指的是知识、学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雅颂(yǎ sòng)的意思:指优美的歌颂诗篇或赞美之辞。
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英华(yīng huá)的意思:指优秀的才华、精湛的技艺。
鱼虫(yú chóng)的意思:指小虫子、小鱼。
自养(zì yǎng)的意思:自己养活自己,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他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前人佳作的赞赏以及对自身创作的反思。首联“太虚生气气生风,风又生声诗在中”形象地描绘了宇宙生命力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暗示诗人的灵感源于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接着,“固是性情元具足,何当学问更加充”强调了内在情感与外在学识的结合,认为诗人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感情,但仍需不断充实学问。
“形容草木鱼虫意,虽妙犹为堕于艺”表明诗人认识到,即使是精细描绘自然万物,如果过于专注于技巧,也可能陷入匠气。他追求的是更高的艺术境界,即“雅颂声音召阴阳,圣贤道义包天地”,将诗歌提升到道德教化的层面。
“句拙莫谢来章工,尚深自养细自融”鼓励自己不必过分在意文辞的华丽,而应深入内省,滋养自己的心灵,让作品自然流露。最后两句“和顺积中鬼不见,英华发外天无功”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才华的自然流露,认为真正的艺术源自内心,而非外在的雕琢或功利。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前人佳作的赞美,也是诗人自我提升的艺术追求,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翻译
- 宇宙万物源于生气,生气化为风,风又带来声音,而这些声音融入了诗歌之中。
人的本性情感本来就很丰富,但何时能通过学习变得更充实呢?
描绘草木鱼虫的诗篇虽然巧妙,但如果过于专注于技艺,就失去了本质。
优雅的诗歌和音乐呼唤着天地间的阴阳,圣贤之道包含着宇宙的真理。
即使文笔拙劣,也不必为此自卑,只要内心修养深厚,自然能逐渐提升。
内心的和谐平和能让鬼神避开,才华外露无需外在力量的推动。
- 注释
- 太虚:宇宙。
生气:生命力。
固是:本来就是。
学问:学习。
堕于艺:陷入技艺的局限。
雅颂:古代诗歌的一种。
召:呼唤。
道义:道德原则。
句拙:文笔拙劣。
尚深:更深入。
自养:自我修养。
和顺:和谐。
英华:才华。
发外:显现于外。
天无功:无需外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