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卦(bā guà)的意思:指传统的八卦图象,用来比喻人们对事物的推测、揣测和猜测。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磋跌(cuō diē)的意思:磋跌是指学问或技能不稳固,经验不够扎实,容易出差错或失败。
大耋(dà dié)的意思:年老而健康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寡过(guǎ guò)的意思:指人的过失、错误很少,品行端正。
寒心(hán xīn)的意思:指心情受到冷落、伤害、失望,感到悲凉、凄凉的情绪。
悔吝(huǐ lìn)的意思:后悔而犹豫不决。
坚成(ji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况于(kuàng yú)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来哲(lái zhé)的意思:指人们的智慧和才能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具有卓越的见解和智慧。
理庶(lǐ shù)的意思:理解和顺应世间的常规和规则。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尼父(ní fù)的意思:指对别人的父亲不敬,不尊重。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日昃(rì zè)的意思:指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过程,比喻时间的流逝。
三绝(sān jué)的意思:指某一领域中最为出色、独一无二的三个人或事物。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堂阶(táng jiē)的意思:指家庭的门阶,比喻地位、身份高低。
天末(tiān mò)的意思:指天空的尽头或边际。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吾人(wú rén)的意思:指自己或我们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夕月(xī yuè)的意思:指夕阳下的月亮,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期或衰败的状态。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行事(xí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举止,以及处理事务的方式和方法。
研思(yán sī)的意思:深入思考,认真研究
一达(yī dá)的意思:一下子达到某个目标或达成某个事情。
吟堂(yín táng)的意思:指诗人或文人聚集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地方。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在昔(zài xī)的意思:在过去的时候,以前
章句(zhāng jù)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言之有物、章法有序。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岁寒心(suì hán xī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人们的心情也如同岁寒一样冷淡,形容人心冷漠、缺乏热情。
章句儒(zhāng jù r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章法、句法非常工整,符合儒家经典的要求。
- 鉴赏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中以孔子为例,引出对学问追求的深沉思考。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象征着对知识的执着与深入理解。接着,诗人将自己与孔子进行类比,表达了在学术道路上的艰难探索与不懈努力。
“相看五十馀,行事无一达”,诗人感叹自己虽已年过半百,但在学术上却鲜有成就。这反映了他对自我能力的反思与对成功的渴望。接下来,“坐见悔吝丛,举足防磋跌”则进一步强调了学术研究中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对错误和失败的警惕。
“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夕阳西下之时仍坚持思考,庆幸自己尚未步入老年,仍有时间继续学习与探索。这体现了他对于时间的珍惜与对学术生涯的热爱。
“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诗人认为深刻的道理难以寻觅,但希望这些真理能够流传下去,不受时间的侵蚀。这反映了他对学术价值的坚信与对后世学者的期待。
“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诗人承认自己在避免犯错方面做得还不够,但他并不厌倦反复的教导与提醒,这体现了他对自我提升的追求与对教育的责任感。
最后,“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与前文的思考形成呼应。
“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诗人借自然界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坚守信念与品格的赞美,即使在严冬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霜雪般纯洁不变。
“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诗人认识到忧患是历史的常态,但只要坚守信念,等待未来的智者,就能传承并发扬光大。这体现了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乐观态度与对未来智者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追求的反思,展现了对知识的敬畏、对时间的珍惜、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后世的期许,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夫子九日拟登吴山因雨不果原韵
重九宜晴雨声密,相望窗前秋瑟瑟。
未过小圃访黄花,恐负花期被花责。
芳辰寂寂遣情难,倦插茱萸感百端。
身世浮萍空碌碌,何如秦女早乘鸾。
怜予夙怀林下志,幼对溪山愿差遂。
年来四壁聊可栖,悠然三径有馀致。
潇潇风雨静中听,竹影松枝帘外青。
兴到岂知尘内事,烟云间泼墨无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