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非熊(fēi x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与熊相比,差距很大,远远不如。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画戟(huà jǐ)的意思: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战争之意,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代武,以笔为戟。
潢池(huáng chí)的意思:潢池是一个池塘的名字,用来比喻人才的聚集之地。
梦卜(mèng bǔ)的意思:预测梦境,揣摩未来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彤弓(tóng gōng)的意思:形容弓弩的颜色鲜红明亮,也用来比喻英勇的壮丽之景。
望空(wàng kōng)的意思:仰望天空或远方,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霞色(xiá sè)的意思:指晚霞的颜色,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色彩。
意属(yì shǔ)的意思:表示某事物的特性、性质或属性属于另一事物。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组练(zǔ liàn)的意思:指集体训练或合作练习。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萧司空离京赴南都的情景,以壮丽的宫廷景象和宁静的边疆局势为背景,寓含深沉的政治寓意。首句“组练过吴会,衣冠入汉宫”,以“组练”象征军队装备之精良,“吴会”指南方地区,形象地展现了萧司空率领精兵南下的壮观场面,同时“衣冠入汉宫”则暗示其身份尊贵,步入朝廷中枢。接下来“日光摇画戟,霞色射彤弓”,通过生动的光影描绘,展现出宫廷的辉煌与庄严,画戟在阳光下摇曳生辉,彤弓上霞光四射,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威严的氛围。
“渤海三秋静,潢池四望空”,这两句转而描写边疆的安宁,渤海地区在秋季时分一片平静,潢池四周视野开阔,一派祥和景象,暗示边防稳固,无战事骚扰。这种内外和谐的局面,为萧司空的南都之旅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最后,“未应劳梦卜,天意属非熊”,表达了对萧司空此行的乐观期待,认为无需借助占卜来预测吉凶,因为天命已定,非熊(比喻杰出的人物)的使命将由他来完成。这不仅是对萧司空个人能力的肯定,也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政治考量,是明代文学中颇具特色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曲岩
乘云欻先登,攀崖纷广眺。
孤峰上寒日,平楚腾余烧。
天高风物紧,地迥山川窍。
饥鼯乍陆梁,哀鸿相叫啸。
企石揖云帆,披霞迎海峤。
空水共泛澜,虚无自余照。
林深养谷神,壁仄团景曜。
光风烂芝苓,玉髓滋萝茑。
樵隐自夷犹,末路多奔峭。
怀哉瀼里公,千春可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