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塔踞淮泗流,火焚水转岁几周。
四方群盗起如蟊,付以一炬成荒丘。
《夜寝梦游泗上观重建僧伽塔才两层塔以今春同普照王寺焚荡殆尽岂大士有意再来此土乎觉而赋诗以纪之》【宋·李纲】至人于世何所求,随缘应物初不留。缘合则应散则休,起灭幻境如浮沤。僧伽塔踞淮泗流,火焚水转岁几周。国家崇奉德更优,雍熙所建无与俦。层层金碧巧雕锼,凿石作址蟠龙虬。檐间宝铃韵琳璆,势插霄汉神为谋。瑞光焕发垂珠旒,青天白日烂不收。崔巍高殿耸飞楼,千楹万柱烟云浮。谁知兴废相绸缪,铁马驰突横戈矛。四方群盗起如蟊,付以一炬成荒丘。慈航济物众所庥,舍我去矣真可忧。昨宵梦到淮上洲,窣堵再造工方鸠。千章巨木回万牛,此岂有意重来不。塔成大士还旧游,更扶休运三千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2067c6ac50e6528141.html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宝铃(bǎo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宝贵而珍重。
层层(céng céng)的意思:逐层叠加,层层递进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崇奉(chóng fèng)的意思:极度尊敬和崇拜。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垂珠(chuí zhū)的意思:形容珍珠垂挂下来,比喻言辞或文章质朴而有价值。
慈航(cí háng)的意思:指慈善事业像航船般不断前行,喻指慈善事业不断进行,永不停息。
崔巍(cuī wē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飞楼(fēi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而雄伟。
浮沤(fú ōu)的意思:指人物浮躁不安、没有定力,也形容事物无根基、不牢固。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横戈(héng gē)的意思:指横执戈,意为横握戈兵器,准备战斗。比喻准备好应对困难或敌人。
焕发(huàn fā)的意思:形容事物焕发出光彩、活力或精神焕发。
幻境(huàn jìng)的意思:指虚幻的境界或虚假的情境。
济物(jì wù)的意思:指帮助、救济物品或人,使其得到恢复或改善。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琳璆(lín qiú)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或美玉。
龙虬(lóng qiú)的意思:形容长而曲折的样子。
蟠龙(pán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盘绕曲折,如龙蟠。
起灭(qǐ miè)的意思:指事物的兴起和消亡,表示事物的起落和变化。
千章(qiān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作品内容丰富,篇幅很长。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瑞光(ruì guāng)的意思:指吉祥的光辉,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僧伽(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也泛指佛教徒。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兴废(xīng fèi)的意思:指兴盛和衰败,兴旺和衰落。
休运(xiū yùn)的意思:指运气好转,不再受到不顺利的困扰。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雍熙(yōng xī)的意思:形容国家或家族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再造(zài zào)的意思:指重新创造、重建、修复或改善某物。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珠旒(zhū liú)的意思:指皇帝的帽子上所佩戴的珠翎。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烂不收(làn bù shōu)的意思:形容事物破烂不堪,无法修复或无法再利用。
青天白日(qīng tiān bái rì)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夜寝梦游泗上观重建僧伽塔》。诗中描绘了对重建僧伽塔的梦境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佛教信仰的深刻思考。
首句“至人于世何所求,随缘应物初不留”表达了至人(即得道之人)在世间追求的并非物质或名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随缘行事,不执着于任何事物。接着“缘合则应散则休,起灭幻境如浮沤”进一步阐述了万物皆由因缘聚合而成,又因缘散去而消逝,如同泡沫般短暂无常。
“僧伽塔踞淮泗流,火焚水转岁几周”描述了僧伽塔屹立于淮河与泗水之间,历经多次火灾与水灾,见证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国家崇奉德更优,雍熙所建无与俦”赞扬了国家对佛教的推崇与敬仰,使得僧伽塔得以在雍熙年间建立,其规模与工艺无人能及。
“层层金碧巧雕锼,凿石作址蟠龙虬。檐间宝铃韵琳璆,势插霄汉神为谋”描绘了僧伽塔的精美构造,从底层到顶层,每一层都装饰着金色与碧色,巧妙地雕刻着图案。塔身基座用石头精心打造,盘绕着龙形图案,檐角悬挂着宝铃,发出悦耳的声音,整个建筑直插云霄,仿佛是神灵的计划。
“瑞光焕发垂珠旒,青天白日烂不收”形容僧伽塔在阳光下散发出的光辉,如同垂下的珠帘,即使在晴朗的白天也难以完全收束。接下来“崔巍高殿耸飞楼,千楹万柱烟云浮”赞美了僧伽塔的雄伟壮观,高大的殿堂与飞升的楼宇,千根柱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谁知兴废相绸缪,铁马驰突横戈矛。四方群盗起如蟊,付以一炬成荒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曾经繁华的僧伽塔在战乱中被烧毁,化为一片废墟。然而,“慈航济物众所庥,舍我去矣真可忧”指出佛教的慈悲精神仍然在人间流传,即使僧伽塔消失,其精神仍能庇佑众生。
最后,“昨宵梦到淮上洲,窣堵再造工方鸠。千章巨木回万牛,此岂有意重来不。塔成大士还旧游,更扶休运三千秋”描述了诗人梦见僧伽塔重建的情景,千棵大树被牵引回塔,似乎预示着大士(即佛)有意再次降临人间,扶持国运长达三千年。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精神永恒传承的期待。
伤哉船子峰头月,昨夜团团今夜缺。
月华犹自不长圆,人生安得无离别。
世上忧端千万许,惟有别离心最苦。
卢川春晚送君行,落花为我啼红雨。
四海纷纷尚戎马,我曹只合归林下。
如椽大笔今无用,日课新诗自陶写。
嵩阳佳处如罨画,浮可渔兮田可稼。
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古人相马不相肉,画工画马亦画骨。
淡淡生绡一片云,眼中群龙何突兀。
飞菟汗血天骥种,笔墨之间见飞动。
前趋后逐互有态,涉齧行留分向背。
丰草长林性本真,駉駉駜駜相与驯。
开元天子盛监牧,四十万匹锦绣屯。
人言息马战所重,风鬣霜蹄惜无用。
君不见幽燕飞鞚时,中原流血成渊池。
祇令征讨苦未休,金鞍铁甲弥山丘。
安得放归如此马,饮水求刍恣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