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颠沛(diān pèi)的意思:形容风波变幻、沧桑不定。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堕颠(duò diā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道德败坏、堕落。
寡将(guǎ jiāng)的意思:指在战斗中只有少数将领的军队。也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团队中,只有少数人能够胜任工作。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糊口(hú kǒu)的意思:指勉强维持生活,勉强过活的意思。
昏垫(hūn diàn)的意思:昏昏沉沉的样子,形容疲倦或困乏。
积阴(jī yīn)的意思:积累阴气,指长期受压抑或积累不良情绪。
积块(jī kuài)的意思:指积聚的事物或现象。
饥苦(jī kǔ)的意思:形容饥饿和苦难。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矜寡(guān guǎ)的意思:自以为寡人,自高自大。
救饥(jiù jī)的意思:解救人们的饥饿。
可待(kě dài)的意思:可以等待或可靠的人或事物。
靡遗(mí yí)的意思:指没有遗留下来,一点也没有剩下。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吴会(wú huì)的意思:指吴国的会议,也泛指会议。
盈虚(yíng x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的变动,时而盈满,时而空虚。
禹稷(yǔ jì)的意思:禹稷是指禹的功绩和稷的粮食,比喻对国家的贡献和人民的福祉。
鱼鳖(yú biē)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刘敞对江南地区大水灾的深切关注与同情。诗中以“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江南大地一片汪洋,三江水势汹汹,淹没了吴地。
接着,“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进一步渲染了洪水肆虐的景象,乌云密布,雨水倾泻,水浪翻滚,堆积的泥沙被冲刷得四处飞溅。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惊人,也预示着人民生活的苦难。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表达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洪水使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庄稼遭受破坏,生计艰难。面对这样的灾难,诗人感叹“鱼鳖有馀粮,郊原靡遗穗”,意指动物尚能觅食生存,而人类的粮食却无处可寻,对比鲜明,更显出人间疾苦。
“糊口窃自恕,矜寡将何赖”则直接点明了灾民的困境,他们勉力维持生计,但面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即便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无法得到足够的援助。这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是诗人对社会救助机制缺失的深刻反思。
“天道有盈虚,吾宁罪于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无奈。他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的常态,人无法改变,只能接受。然而,他并不责怪年岁,而是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是否导致了这一灾难,引人深思。
最后,“救饥苦谋拙,禹稷不可待”表达了诗人对解决灾情的无奈与期待。他认为,当前的救灾措施不够有效,即使是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和稷下学派也不能立即解决问题。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局限性。
“行矣帆长风,因之浮海外”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或许只有通过远航寻求资源或帮助,才能缓解眼前的困境。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大水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受灾民众的深切同情,对社会救助机制的反思,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可能解决方案的探索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