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惊月上弦,复讶晦还魄。
曾是妾乘夫,曾是臣抗极。
曾是佞倖昌,曾是蛮夷猾。
《正德二年元日日食》【明·王缜】正德二年春,正月上元日。太阳行近西,圆光渐亏蚀。初惊月上弦,复讶晦还魄。天道虽云幽,人事讵为得。曾是妾乘夫,曾是臣抗极。曾是佞倖昌,曾是蛮夷猾。曾是我谏官,匡救乏忠赤。曾是太史氏,美恶失真实。曾是心膂病,调燮未有力。曾是股肱惰,依违怠若职。曾是执法偏,冤枉无与直。曾是支度费,箕敛事掊尅。曾是土木兴,居者未有室。曾是干戈縻,行者未得息。曾是风俗颓,教化未扶植。曾是纲纪沦,激扬未严密。曾是正直疏,鸣凤多摈斥。曾是谗邪显,燕石作圭璧。曾是牧伯轻,承宣亦壅塞。曾是郡令虚,孤寡不遑恤。百度苟无愆,群沴何能入。挝鼓徒尔喧,大书宜直笔。所以我作歌,反己先自责。告尔百君子,秉心同汲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4467c6d8d520d00823.html
百君(bǎi jūn)的意思:指百姓或普通人。
百度(bǎi dù)的意思:指寻找信息或知识的行为,也可用来形容对某事物进行详细搜索和了解。
摈斥(bìn chì)的意思:排斥、拒绝、不接纳
秉心(bǐng xīn)的意思:秉心指坚守自己的信念、原则,不受外界干扰。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谗邪(chán xié)的意思:指人心险恶,阴险狡诈,不可信任。
承宣(chéng xuān)的意思:接受命令或任务,传达或宣布给其他人。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调燮(diào xiè)的意思:调和事物,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
反己(fǎn jǐ)的意思:指对自己采取反对、敌对的态度或行为。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扶植(fú zhí)的意思:指培养、支持、帮助,使事物得以发展壮大。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纲纪(gāng jì)的意思:指社会、组织或个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股肱(gǔ gōng)的意思:股肱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腿和臂膀,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也指得力的助手。
孤寡(gū guǎ)的意思:寡,指少,孤,指独自。形容人孤独寂寞。
圭璧(gu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激扬(jī yáng)的意思:形容激动而兴奋的情感。
箕敛(jī liǎn)的意思:箕敛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思是谨慎收敛、节俭谨慎。
汲汲(j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谏官(jiàn guān)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官员,特指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教化(jiào huà)的意思: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改正错误,提高品德和修养。
救乏(jiù fá)的意思:救济困乏,帮助贫穷。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抗极(kàng jí)的意思:坚决抵抗,勇敢对抗
匡救(kuāng jiù)的意思:指挽救危急之中的局势或他人。
亏蚀(kuī shí)的意思:亏损;财务上的亏耗
蛮夷(mán yí)的意思:指外族或外国人,常用来指代粗野、无礼的人。
美恶(měi è)的意思:美好和恶劣,好与坏,美丽和丑陋。
鸣凤(míng fèng)的意思: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牧伯(mù bó)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的官员。
年春(nián chūn)的意思:指新年的春天,也用来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
掊尅(pōu kè)的意思:掊尅是指用手掌相击,用力打击。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上弦(shàng xián)的意思:指月亮从新月逐渐变圆,到达半圆形的阶段。
是正(shì zhèng)的意思:正确、正当、合适
史氏(shǐ shì)的意思:指历史上具有卓越成就或影响力的人物。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失真(shī zh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本来面目被扭曲或变形。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太阳(tài yáng)的意思:比喻人的事业或地位逐渐上升。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徒尔(tú ěr)的意思:指不费力气、徒劳无功的行动或努力。
土木(tǔ mù)的意思:指建筑工程。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挝鼓(zhuā gǔ)的意思:指鼓声震动,声音洪亮。
无与(wú yǔ)的意思:没有可以相比的;无与伦比
无愆(wú qiān)的意思:没有一点过错或瑕疵
先自(xiān zì)的意思:先自在这里指的是自己先行动起来,率先做某事。
心膂(xīn lǚ)的意思:心头上的牵挂或忧虑。
行者(xíng zhě)的意思:行者指的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指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人。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严密(yán mì)的意思:十分严谨,周密无缺。
依违(yī wéi)的意思:依照或遵循,违背或违反
壅塞(yōng sè)的意思:指阻塞、堵塞。
有室(yǒu shì)的意思:指有地方住的人,形容人家庭富裕。
有力(yǒu lì)的意思:力量充沛,有能力,有影响力。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冤枉(yuān wǎng)的意思:指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到无辜的指责或冤屈。
元日(yuán rì)的意思:指一年的第一天,也可指元旦。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正德(zhèng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符合道德准则。
直疏(zhí shū)的意思:直接而疏通的关系。
直笔(zhí bǐ)的意思:直截了当地表达意见或写作
执法(zhí fǎ)的意思:指执行法律、规章等的行为。
支度(zhī dù)的意思:指支付费用或开支,也指度过生活。
忠赤(zhōng chì)的意思:形容忠诚、忠贞不渝。
自责(zì zé)的意思:自责是指对自己的过错或错误行为感到内疚并进行反省和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
作歌(zuò gē)的意思:指以歌曲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等。
百君子(bǎi jūn zǐ)的意思:百君子指的是一个人具备了百种君子的品质,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行高尚、行为端正的赞美。
太史氏(tài shǐ shì)的意思:指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首诗名为《正德二年元日日食》,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诗中以日食现象为引子,抒发了对当时社会政治、民生、风俗、道德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切忧虑和反思。
诗的开头描述了日食的景象,太阳逐渐被遮蔽,象征着光明与正直的消逝。接着,诗人列举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君臣关系、佞幸之风、蛮夷之患、谏官失职、史官失真、身体疾病、政务懈怠、执法不公、财政浪费、战争连绵、民不聊生、风俗败坏、纲纪松弛、正直之人被排挤、奸佞之徒得势、地方官员渎职、百姓生活困苦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诗人通过这些比喻,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作歌,反己先自责。”他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并鼓励“百君子”(泛指各级官员和社会精英)秉持正直之心,共同致力于改善社会状况。诗中呼吁人们要勇于面对问题,而不是回避或掩饰,主张在历史记录中直面真相,公正地评价过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评,也是一首呼唤正义、倡导改革的警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