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稻田(dào tián)的意思:比喻人们辛勤耕种、努力工作的地方。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居止(jū zhǐ)的意思:居住停留,停止
饥年(jī nián)的意思:指年景不好,百姓饥荒的年头。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交亲(jiāo qīn)的意思:亲近交往,结交朋友。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相承(xiāng chéng)的意思:相互传承、接替。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纵使(zòng shǐ)的意思:即使,尽管
- 注释
- 江水:江河之水。
灌:灌溉。
稻田:稻米田。
饥年:荒年。
稻亦熟:稻谷也能丰收。
舟中:在船上。
爱:喜欢。
桑麻:桑树和麻。
日午:正午。
因成宿:因此过夜。
相承:世代相传。
居止:居住。
连茅屋:连片的茅草房。
四邻:四周邻居。
不相离:不分离。
骨肉:亲人。
书生:读书人。
太苦:过于辛苦。
客路:旅途。
纵使:即使。
富贵还:富贵归来。
交亲:亲朋好友。
几坟绿:墓地长满青草。
- 翻译
- 江水滋润稻田,即便饥荒之年稻谷也能成熟。
船中我喜爱桑麻,白天劳作直到中午,便在此歇宿。
世代相传几十代,我们的居所相连着茅草屋。
邻居们紧密相邻,怎肯舍弃亲人离去。
读书人感叹生活太艰辛,远方的旅途常常浮现在眼前。
即使将来能富贵还乡,亲朋好友的墓地恐怕已长满青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乡村景象,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与情感,以及邻里间的相互扶持。首句“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表明即便是在饥荒之年,由于有江水灌溉,稻田仍能获得充足的水分而结出果实,这是对自然恩赐与农业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
接着,“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则描绘了诗人在船中对桑麻(桑树和麻类植物)的喜爱之情,因为桑麻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的避暑之所,所以在炎热的午后,人们愿意在这片绿荫下停留片刻。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生活的延续。诗人提到的是一处由几十代人共同维护和传承下来的居民点,这里的“茅屋”是用茅草覆盖的简陋房屋,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材料的利用以及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邻里间紧密关系的情感。这里的“四邻”指的是周围的邻居,“不相离”意味着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而后半句“安肯去骨肉”则用比喻手法强调这种情谊非同小可,犹如亲人骨肉一般难以割舍。
在接下来的几句,“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书生生活的反思与对远方旅途的感慨。“书生”通常指的是读书人,这里的“说太苦”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和仕途之路充满艰辛。而“客路常在目”则意味着诗人一直处于出行的状态,目睹着不断变化的风景。
最后,“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表达了即便是功成名就、富贵归来,对于那些已故去的老朋友和邻里,诗人仍然怀念他们,就像那些墓地上的青草一样。这里“交亲”指的是深厚的情谊,而“几坟绿”则象征着时间流逝与生命消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恩赐、农业劳动成果以及邻里间情感联系的珍视,同时也抒发了对于书生生活的反思和对远方旅途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