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山南台寺飞来罗汉赞》
《衡山南台寺飞来罗汉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赞

毗尼藏,称性之印。印一切法,无有少剩。

而此尊者跏趺不瞬。外寂中空幻灭都尽。

佛子等,勿故起妄。于是像中,作去来想。

昔本不来,今亦焉往。即一切法,离一切相。

如一月真,无二无别。于众水中,同时见月。

像非异同,月岂生灭。以应缘故,光影清绝

山众泉,石井异味灵隐众山,小岭异翠。

此岭此泉,皆飞而至。示根境法,其实同体

如此大士,诸法成就南岳庐山宴坐驰走

而事藏界,随处而有。虽證无生,亦不灭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瞬(bù shùn)的意思:形容眼睛一直不眨不动,专注或恐惧的样子。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成就(chéng jiù)的意思:指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绩或有所突破的事情。

驰走(chí zǒu)的意思:快速地奔跑或离开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而此(ér cǐ)的意思:表示事情正好如此,正是如此

佛子(fó zǐ)的意思:指对世事不争不抢,心境超脱的人。

光影(guāng yǐng)的意思:指光线和影子,常用来形容光线的变幻和影子的移动。

幻灭(huàn miè)的意思:指原本期望的事物或希望得到的结果未能实现,使人感到失望或绝望。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灵隐(líng yǐn)的意思:指山水幽静、景色秀美。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南岳(nán yuè)的意思:指南岳衡山,也泛指高山峻岭。

毗尼(pí ní)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事物非常相似,几乎没有差别。

其实(qí shí)的意思:其实是一个副词,表示实际上、事实上。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如一(rú yī)的意思:指行为、态度等一致,毫不动摇。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山众(shān zhòng)的意思:指人山人海,人群众多。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石井(shí jǐng)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坚硬冷酷,不为感情所动。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同体(tóng tǐ)的意思:指同一实体或同一类别的不同个体。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异味(yì wèi)的意思:指与常态不同的气味。

异同(yì tó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或相似之处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应缘(yìng yuán)的意思:根据缘分或机缘的安排,顺应自然而发生的事情。

于是(yú sh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到某一阶段后,接着发生的结果或动作。

缘故(yuán gù)的意思:原因;由于某种情况或原因引起的结果或情况。

钟山(zhōng shān)的意思:钟山是指一个高大、威严的山峰,比喻德行高尚、威望卓著的人。

中空(zhōng kōng)的意思:空洞无物,没有实质内容或内在价值。

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坐驰(zuò chí)的意思:坐着马车行驶。形容乘坐车马出行。

一切法(yī qiè fǎ)的意思:指各种法律、规定或办法。

鉴赏

这首诗《衡山南台寺飞来罗汉赞》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通过对“飞来罗汉”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的哲学思想。

诗中首先提到“惟毗尼藏,称性之印”,意指佛法的教义如同印章一般,印证了一切法的本质,没有丝毫遗漏。接着描述了尊者的形象,“跏趺不瞬”,表示尊者静坐不动,内心寂静,与外界隔绝,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进一步阐述了尊者对外在世界的寂灭和内心的空无,告诫佛子们不应产生妄念。

“于是像中,作去来想。昔本不来,今亦焉往。”这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去来”现象,表达了事物的无常和虚幻本质,强调了“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的道理。接下来的“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直接点明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即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不应执着于表面的形态。

“如一月真,无二无别。于众水中,同时见月。”这里以月亮在不同水中的映像比喻,说明真理是普遍存在的,无论在何处都能发现其本质。月亮本身不变,只是映照的水面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这象征着真理不受时空限制,存在于一切现象之中。

“像非异同,月岂生灭。”进一步强调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指出“飞来罗汉”(像)并非实体,与月(真理)一样,既非相同也非不同,且不会生灭变化。这体现了佛教对现象与本质、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关系的理解。

“以应缘故,光影清绝。”通过“光影清绝”描绘了因应缘而产生的清晰景象,强调了因果律在佛教中的重要性。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因此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因果关系。

最后,“钟山众泉,石井异味。灵隐众山,小岭异翠。”通过列举具体的自然景观,进一步说明了佛教中“示根境法,其实同体”的观点。这些看似不同的事物,实际上都是同一真理的不同显现,体现了万物一体的思想。

“此岭此泉,皆飞而至。”强调了“飞来罗汉”并非固定于某处,而是随缘而至,象征着佛法的普适性和自由流动性。

“示根境法,其实同体。”总结了前文的论述,强调了佛教中“根境法”(即现象、本质和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本质上是统一的。

“如此大士,诸法成就。”赞美了这位“大士”(高僧或觉悟者)已经圆满地掌握了诸法,达到了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南岳庐山,宴坐驰走。”提到了南岳和庐山两个著名的佛教圣地,以及在这些地方进行的禅定和行脚修行活动,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而事藏界,随处而有。”强调了佛教教义和实践的普遍性,无论在何处都可以找到佛法的踪迹。

“虽證无生,亦不灭受。”最后两句表达了佛教中对于生死的看法,即使证得无生(超越生死轮回),也不会消灭感受(即保持对生命的关怀和慈悲心)。这体现了佛教中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解脱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衡山南台寺飞来罗汉赞》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中关于现象与本质、存在与非存在、因果律与万物一体等核心观念,同时也赞美了高僧大德在修行道路上的成就和智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更漏子·金雀钗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0)

更漏子·背江楼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0)

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垂,梦长君不知。

(0)

更漏子·相见稀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
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
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0)

更漏子·星斗稀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0)

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