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扫 蜜 宋 /方 岳 须 密 之 人 去 其 国 ,尽 以 族 行 无 敢 逸 。缀 如 垂 瘤 大 如 囊 ,低 压 山 墙 於 我 室 。秦 人 逐 客 真 少 恩 ,客 来 须 看 春 正 酣 。咄 嗟 已 办 四 山 壁 ,正 对 桃 李 开 茅 庵 。苍 头 奴 解 与 之 语 ,拥 篲 招 邀 聿 来 宇 。相 攸 新 邑 经 始 忙 ,先 作 高 台 奉 盟 主 。沈 沈 夥 涉 之 为 王 ,独 无 摇 毒 之 虿 芒 。熙 熙 登 台 坐 垂 拱 ,花 底 退 衙 春 书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头(cāng tóu)的意思:指年纪尚幼的人。
虿芒(chài máng)的意思:比喻坚强刚毅,不屈不挠。
垂拱(chuí gǒng)的意思:指天空高悬,地面平展,形容天地宽广无边。
春正(chūn zhèng)的意思:春天刚开始的时候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低压(dī yā)的意思:指气压较低,也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低落或环境气氛沉闷。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咄嗟(duō jiē)的意思:突然,立刻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经始(jīng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茅庵(máo ān)的意思:茅庵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比喻修行者避世隐居的地方。
盟主(méng zhǔ)的意思:指联盟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或组织。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山墙(shān qiáng)的意思:指高大陡峭的山峰或山岭,也比喻困难重重,难以逾越的障碍。
山壁(shān bì)的意思:指陡峭的山崖或高耸的山脊。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台坐(tá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宝座上,担任高位。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退衙(tuì yá)的意思:指官员被革职、撤职、降职、免职,离开原来的官衙。
无敢(wú gǎn)的意思:毫不敢于,完全不敢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相攸(xiāng yōu)的意思: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压山(yā shān)的意思:指势力强大,压倒一切。
拥彗(yōng huì)的意思:形容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正对(zhèng duì)的意思:面对面地对待或应对某人或某事。
逐客(zhú kè)的意思:指拒绝客人,把客人赶走。
- 注释
- 须蜜之人:比喻需要某种特殊待遇或资源的人。
族行:全家一起行动。
秦人逐客:指秦朝排斥客卿的行为。
咄嗟:形容时间短暂。
茅庵:简陋的小屋。
苍头奴:老年仆人。
熙熙:形容欢乐、和睦。
垂拱:形容轻松治理,不需亲力亲为。
- 翻译
- 必须蜂蜜的人离开他的国家,全部家族一起行动,无人敢擅自逃离。
他们像悬挂的瘤子,又大如袋子,压低了山墙进入我的屋舍。
秦国人对待客卿真的缺乏恩义,客人到来时正值春天最旺盛的时候。
眨眼间就筑起四面山墙,正对着盛开的桃李建起了茅草小屋。
老仆懂得与他交流,手持扫帚迎接他来到这里。
他们在新建的城市中忙碌地规划,首先建造高台供盟主祭祀。
深沉而广泛地参与治理,成为王者,却无毒蛇般的恶意。
在花丛中的台上轻松执政,退朝后的春日白天漫长无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家乡,来到秦地(今陕西一带)居住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异乡生活的适应与喜悦,以及对新环境的热爱。
“须蜜之人去其国,尽以族行无敢逸。”开篇即抒发了远离祖国、全家迁徙的决心,不愿在新的土地上有所懈怠。
“缀如垂瘤大如囊,低压山墙于我室。”诗人将自己的居所比喻为巨大的赘瘤或囊袋,这种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房屋的雄伟与坚固,以及它对自然山墙的压迫感。
“秦人逐客真少恩,客来须看春正酣。”诗中透露出秦地人民对外来的客人的不欢迎,但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提醒自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春天时光。
接下来的几句“咄嗟已办四山壁,正对桃李开茅庵。”表明诗人已经在新的环境中建立了自己的生活基础,即便是建造了一座有四面高墙环绕的茅庵,并且正对着盛开的桃李之景。
“苍头奴解与之语,拥彗招邀聿来宇。”这里的“苍头奴”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土著或仆人,而诗人通过语言交流,与他们建立了联系,并且热情地邀请他们到自己的茅庵中来。
“相攸新邑经始忙,先作高台奉盟主。”诗人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他们在新的居所周围开始忙碌起来,首先建造了一座高台,以示对土地的敬意和归属感。
最后,“沈沈夥涉之为王,独无摇毒之虿芒。熙熙登台坐垂拱,花底退衙春昼长。”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在新环境中逐渐站稳脚跟,如同一位君主一般,而没有被恶劣的诱惑所动摇。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高台,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春日的长久和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以及诗人在异乡创造新生活的坚定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