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决文阵,眇古百战场。
朔风吹梅花,塞日淡无光。
一将功业成,千屯草木香。
高谈静寰宇,袖手归岩廊。
累累腰下印,奕奕眉间黄。
霖雨四海心,鼎鼐众口尝。
园林多胜事,岂久居其旁。
纵令猿鹤怨,出处庸何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投 魏 先 辈 二 首 宋 /刘 应 时 跕 跕 飞 鸢 坠 ,历 历 风 瓢 声 。青 冥 不 折 桂 ,涧 阿 甘 采 苓 。踉 蹡 忆 束 发 ,忽 焉 迫 衰 龄 。嚼 蜡 心 忘 味 ,胡 为 羡 久 生 。蔼 蔼 春 空 云 ,聚 散 无 根 蒂 。纵 得 屠 龙 术 ,孰 为 苞 桑 计 。稽 首 问 弥 伽 ,轮 宇 烦 举 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吹梅(chuī méi)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或者寒冷的环境中吹起梅花,比喻在不适宜的环境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或者品质。
鼎鼐(dǐng nài)的意思:形容人才辈出,卓越杰出。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功业(gōng yè)的意思:指伟大的事业或功绩。
海心(hǎi xīn)的意思:指心胸宽广,包容众多。
鹤怨(hè yuàn)的意思:形容人不满意自己的环境或处境,抱怨不已。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寰宇(huán yǔ)的意思:指整个宇宙、世界。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眉间(méi jiān)的意思:指眉毛之间,形容心中痛苦或忧愁的样子。
木香(mù xiāng)的意思:指木材散发出的香气,比喻人品高尚,具有德行和品德。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文阵(wén zhèn)的意思:指文采华丽、辞章繁复的文辞。
袖手(xiù shǒu)的意思:双手藏在袖子里,不做任何事情。
岩廊(yán láng)的意思:形容山洞或石室内部阴暗、狭窄。
奕奕(yì yì)的意思:形容光亮、有光彩。
庸何(yōng hé)的意思:庸俗之人。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众口(zhòng kǒu)的意思:众多人的口音、声音。表示众多人的一致声音或意见。
纵令(zòng lìng)的意思:任由,随意,放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其一
邪教世多有,张角始汉季。
角一妄男子,造乱何容易。
外挟万灾黎,中通十常侍。
伏莽燕寝间,诸将徒麾帜。
宁知五斗米,常侍暗为地。
封谞与徐奉,发觉劳捕治。
斯时天亦怒,剪除当以次。
张让亟叩头,怒解仍无事。
古今变虽殊,往往出所备。
从来忧宦官,成败灿曩记。
覆车乍惊奔,继轸还遒至。
咸虞近不逊,孰料远生怼。
旁皇绎圣言,弥隙将奚自。
谞等虽伏诛,让辈繁其类。
骟马不可骑,饥鹰自然鸷。谁当守王闲,?御箴在位。
茝邻方伯新建梁高士祠徵诗
江东步兵莼鲈归,江湖散人钓具随。
姑苏台上麋鹿走,胡为越相吴中祠。
三高应黜鸱夷子,祀典莫若扶风宜。
霸陵山中耕织隐,居齐居鲁犹何之。
朅来吴市赁庑下,布衣樵髻偕贤妻。
定交杵臼敦古意,伯通相遇心相知。
生前著书当季汉,死后穿冢邻要离。
茫茫时代千百载,漆镫堂斧难寻遗。
忽看崇焕屋宇建,栖灵定在皋桥西。
瓣香虔奉有华胄,遥遥俎豆怀前徽。
当官更欲励末俗,顽懦兴起闻风师。
逸民作颂亦自誉,高士入传无交讥。
几筵再拜前致词,神之来兮是运期。
鸿飞冥冥我所思,神之去兮还歌噫。
《茝邻方伯新建梁高士祠徵诗》【清·钱清履】江东步兵莼鲈归,江湖散人钓具随。姑苏台上麋鹿走,胡为越相吴中祠。三高应黜鸱夷子,祀典莫若扶风宜。霸陵山中耕织隐,居齐居鲁犹何之。朅来吴市赁庑下,布衣樵髻偕贤妻。定交杵臼敦古意,伯通相遇心相知。生前著书当季汉,死后穿冢邻要离。茫茫时代千百载,漆镫堂斧难寻遗。忽看崇焕屋宇建,栖灵定在皋桥西。瓣香虔奉有华胄,遥遥俎豆怀前徽。当官更欲励末俗,顽懦兴起闻风师。逸民作颂亦自誉,高士入传无交讥。几筵再拜前致词,神之来兮是运期。鸿飞冥冥我所思,神之去兮还歌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267c6dca9d8e5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