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意(bù yì)的意思:意料之外,出乎意料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识(duō shí)的意思:多学习,广泛涉猎知识。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佛寺(fó sì)的意思:佛寺是指佛教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一个非常宁静、安宁的地方。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谷子(gǔ zi)的意思:指粮食,特指稻谷或小麦。
古希(gǔ xī)的意思:古老的希望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嘉闻(jiā wén)的意思:指好的消息或者美好的传闻。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暮烟(mù yān)的意思:指夕阳下的烟雾,也比喻事物末期或衰落的景象。
盘山(pán shān)的意思:指山势蜿蜒曲折,形状像盘子一样。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少学(shǎo xué)的意思:少学指学习的时间不长,程度不深。
署名(shǔ míng)的意思:在文件、作品等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承认、确认自己的责任或权益。
随喜(suí xǐ)的意思:表示随着别人的喜悦而感到高兴,也可以表示顺应他人的心情。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写真(xiě zhēn)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逼真、真实。
永嘉(yǒng jiā)的意思:指事情长久不变,永远不会改变。
栅门(zhà mén)的意思:指大门上的栅栏。
正始(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当的开始或开端。
- 注释
- 太行:中国北方山脉。
荆浩:五代画家,山水画大家。
写真:如实描绘。
含毫:握笔。
洪谷子:画家的别号。
署名:在画上签名。
屋上峰峦:画中的远山。
栅门:简陋的木门。
寒林:秋冬时节的树林。
佛寺:佛教寺庙。
漫随喜:随意欣赏,随心欢喜。
永嘉:古代地名,今浙江温州。
正始:魏晋时期的一个艺术和哲学流派。
- 翻译
- 在太行山脉荆浩的故乡,美景处处可立可坐欣赏。
山崖树木、溪边石头都仿佛被他真实描绘,想象他握笔蘸水的专注。
他曾自称洪谷子,画作署名细致如蚂蚁。
这画并非只描绘他的居所,屋后山峰直插云天。
栅栏门外鸡犬声中,寒林深处静锁,孩童马匹在山间暮色中游荡。
高处有佛寺,低处是河流,这样的景色关仝范宽也无法比拟。
我年轻时学画,后来放弃,偶尔来到古斋,随兴欣赏。
我敬仰古人,却没想到会在永嘉听到正始时代的艺术风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在太行山中居住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画家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热爱和自豪。诗人自号为“洪谷子”,并且提到自己的书法“细如蚁”,可见其艺术造诣颇深。
“太行荆浩之乡里”一句直接点出了地理位置,太行山脉雄伟壮观,画家居于此地,可谓是得天独厚。接着,“佳处立参仍坐倚”则展现了画家在美丽环境中的闲适生活,他或站或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崖树涧石皆写真”描绘的是山水景观如同真实的绘画一般,这里的“写真”不仅指视觉上的真实,更有艺术上的再现。紧接着,“想见含毫吮沁水”则是画家在欣赏山水之余,心中所产生的意境,似乎能看到古代文人吟诗作画的情景。
“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这两句表明了画家的自豪和对艺术的执着,他的书法笔迹细致如同小虫,一丝不苟。
以下几句则描绘了画家居所的情景,“此岂自图其所居,屋上峰峦插天起。”这里的“岂”字表达了一种质疑,但其实是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一种肯定,房屋与山峰相连,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
接下来的几句,“栅门鸡犬锁寒林,僮马盘山暮烟紫。”则描绘了画家住宅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周围自然景观的美丽。最后,“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则是对居住环境的一种哲学思考,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川,每一种自然形态都有其独特之处。
诗的结尾,“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好古人多识古希,不意永嘉闻正始。”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他曾经学习绘画,但后来放弃了,现在则是在古旧书斋中自由随性地享受生活,喜欢研究古人遗留下的智慧,同时也对历史上的永嘉年间(东晋时期)有所耳闻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居住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画家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文化向往,展现了一个充满才华、热爱生活且怀旧古代文人风范的人物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尽途中
田园不事来游宦,故国谁教尔别离。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诗。
溪涨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
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
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
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
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