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发深愧,我何良自安。
天岂贱稼穑,此人难复难。
八珍(bā zhēn)的意思:八种珍贵的东西,指珍贵的物品或美味的食物。
暴殄(bào tiǎn)的意思:指草率、浪费地对待珍贵的物品或资源。
悲欢(bēi huān)的意思:指人生中的悲伤和喜悦,包括悲痛和欢乐两种情感。
鞭扑(biān pū)的意思:用鞭子抽打和拍打。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抚循(fǔ xún)的意思:抚循是指温柔地对待并教育人或事物,引申为悉心教育、细致呵护。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稼穑(jià sè)的意思:稼穑是一个古代农业用语,指农作物的丰收和收获。在现代汉语中,稼穑也用来形容工作或生活的顺利和成功。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流食(liú shí)的意思:指食物变成流体,无法进食固体食物。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农夫(nóng fū)的意思:指农民或农业工作者,也用来形容勤劳、朴实、勇敢的人。
盘飧(pán sūn)的意思:指吃饭。也用来形容享受美食的场景。
盘盘(pán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整齐、齐全。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驱驱(qū qū)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让畔(ràng pàn)的意思:指让出岸边,让别人先过。
儒衣(rú yī)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衣服,比喻儒家的思想和道德标准。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行炙(xíng zhì)的意思:指行走在火炙之上,形容非常危险或冒险。
循吏(xún lì)的意思:指忠诚、勤勉、廉洁的官员。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端(yī duān)的意思:指一个方面或一方势力。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知力(zhī l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这首诗名为《暑日见耕者叹之》,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描绘了夏日里农夫在田野劳作的情景,通过对比富贵人家与农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困苦的同情和感慨。
首句“我行适田野,火云何盘盘”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行走在田野间,烈日如火的情景。接着,“农夫荷锄过,挥汗流食箪”描述了农夫们扛着锄头走过,汗水如雨般滴落,他们只能以简陋的食具充饥。这与富贵人家的奢华形成了鲜明对比。
“侧身还让畔,敬我儒衣冠”则展现了农夫们的谦逊与尊重,即使在劳作之余,他们也会礼让他人,尤其是对穿着儒服的知识分子表示尊敬。这种高尚的品德令人感动。
“见此发深愧,我何良自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舒适而农民却饱受艰辛的深深愧疚之情。他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良自安”。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高门大宅中的生活,享受着美味佳肴,却不知农民的辛劳。他意识到自己的奢侈浪费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不公,这种对比引发了深刻的反思。
“鞭扑昼夜加,骨肉昼夜剜”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日夜劳作,甚至不惜割舍亲情,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驱驱六合内,数步殊悲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人们的生活境遇却大相径庭,一步之遥就是天壤之别。
最后,“天岂贱稼穑,此人难复难”指出并非上天歧视农民的劳动,而是社会制度和人性的缺陷导致了这种不公。诗人呼吁,需要有“抚循吏”,即体恤民情、公正治理的官员,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农民生活困境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