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辩给(biàn jǐ)的意思:指辩论时给对方以逻辑上的回答或反驳。
便儇(biàn xuān)的意思:形容人聪明敏捷,反应迅速。
多方(duō fāng)的意思:多个方面、多个角度
惠施(huì shī)的意思:指慷慨施舍,乐于助人。
激诡(jī guǐ)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化无常,难以捉摸。
坚白(jiān bái)的意思:形容非常坚固或非常明亮。
将欲(jiāng yù)的意思:指人们在欲望刚刚产生时,就要加以控制和克制,不要让欲望膨胀得太大。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敏辩(mǐn biàn)的意思:指言辞敏锐、辩论能力强,能够迅速捕捉到问题的核心,善于辩驳和辨析。
能事(néng shì)的意思:指能力强,事情办得好的人。
书信(shū xìn)的意思:指书信往来,传递信息或交流思想的方式。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腾口(téng kǒu)的意思:指飞快地说话或者快速地表达某种观点或意见。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已然(yǐ rán)的意思:已经如此,已经发生。
幽玄(yōu xuán)的意思:幽玄指的是深邃而神秘的境界,形容事物的内在含义或者人的性格思维具有高深莫测的特点。
竹书(zhú shū)的意思:指竹简,比喻古代的书籍。
桃李蹊(táo lǐ qī)的意思:指桃树和李树之间的小路,比喻学校或学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的《感寓(其三十三)》,主要表达了对才智过人者如龙敏辩、惠施的赞赏,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对于深奥哲理的探索和质疑。首句“祈龙敏辩给”赞扬了龙的智慧与口才,而“惠施夸便儇”则提及惠施的敏捷与机巧。接着,“竹书信激诡,坚白方自贤”借竹简书信的复杂寓意,赞美了他们对哲学问题的独特见解,坚白之辩象征着深入探讨真理。
然而,诗人认为他们的言论虽然引人注目,但过于强调表面现象,未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或幽玄之处:“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他感叹他们未能真正理解深邃的哲理。随后,诗人感慨世事变迁,无人再能像他们那样追求多方面的知识:“九州谁复徵,多方亦已然。”
最后,诗人以“去矣桃李蹊,予将欲忘言”作结,表达自己对这种学术传统的疏离,暗示时代变迁,他可能不再过多地谈论这些话题,而是选择淡然处之,忘却言辞,回归自然。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学者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云上人
君不见昔日中岩印元发,声名宇县何煌煌。
层冰莹骨语秀静,松风入齿诗清狂。
有时健笔赋岩石,天地万象随低昂。
儒流稽首颂舌相,往往谓带花木香。
自从别我无消息,江鳄无情江浪黑。
至今夹岸枫林青,岁老迷魂招不得。
古来英才多薄命,杳杳湘潭丝五色。
世间妙质便恐无,使我哀吟缠八极。
岂料嘉川馀旧游,云来云来开我愁。
时吐芳鲜恣吞嚼,软语髣髴从汤休。
劳生乾坤我已倦,饮半一啸沧浪舟。
三峨联子憩寂寞,下视华屋皆山丘。
羽林郎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鹰走马长楸阴。
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
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黄须儿战邺下军,白袍兵劫花门寨。
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
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摸鱼儿·其一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尊酒。
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
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
留不住,强把蔬盘瀹韭。行舟又报潮候。
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
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
叹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