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苧单衫无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艾虎(ài h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
采兰(cǎi lán)的意思:采摘兰花
差误(chà wù)的意思:指错误、差错。
陈事(chén shì)的意思:指陈述事实、报告情况。
单衫(dān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物,形容贫困潦倒、衣衫单薄。
低语(dī yǔ)的意思:低声说话,轻声细语。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江蓠(jiāng lí)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姿态优美如莲花。
角黍(jiǎo shǔ)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均差(jūn chà)的意思:指平均数与个别数之间的差距。
邻女(lín nǚ)的意思:指邻居家的女儿,也比喻邻近的女子。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麦浪(mài làng)的意思:形容麦田里成熟的麦子随风摇曳的样子。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片晌(piàn shǎng)的意思:短暂的时间、片刻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轻纨(qīng wán)的意思:指轻巧的纺织品,比喻文笔轻盈、细腻。
伤今(shāng jīn)的意思:指对当下的事物进行贬低、诋毁或不屑一顾。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丝缕(sī lǚ)的意思:形容非常细小、纤细的东西。
条脱(tiáo tuō)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简练明白,不啰唆拖沓。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重五(zhòng wǔ)的意思: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无是处(wú shì chù)的意思:指没有地方可以依靠、没有依靠的对象,形容无处可去或无法依靠的境地。
- 鉴赏
这首《望湘人·午日》由清代诗人徐森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与情感。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氛围和习俗。
开篇“正黄梅过雨,麦浪挼晴”,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后天晴,麦田泛起金黄色波浪的景象,为全词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背景。接着,“今朝又是重五”点明了端午节的日期,引出对节日的感慨。
“几阵蒲香,飘来深院,白苧单衫无暑”几句,通过嗅觉和触觉的描写,表现了端午节特有的香气和穿着轻薄衣物的舒适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被节日的气氛所冲淡。
“戏摘榴花,遍思陈事,凭栏低语”则描绘了人们在节日里嬉戏摘取石榴花,回忆往事,低声细语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怀旧的情感。
“记那日,条脱亲投,小缠同心丝缕”回忆了往年的端午习俗,如投粽子、系同心结等,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
“好谢殷勤邻女。恰相邀片晌,画完艾虎”描述了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动,以及共同参与节日活动的场景,体现了端午节期间的人际温情。
“剩半幅轻纨,又索采兰佳句”则转向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暗示了端午节不仅是庆祝的时刻,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创作佳作的灵感来源。
“伤今吊昔,都无是处。但笑灵均差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屈原(灵均)的敬仰与反思,指出尽管时代不同,但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并未改变。
“问何事、沅芷江蓠,刚换年年角黍”最后以疑问的形式,探讨了端午节习俗的深层意义,以及其与屈原故事的关联,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民俗活动、人物情感、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宪仲哀词,并叙
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
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
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
盐车困骐骥,烈火废圭瓒。
后生有奇骨,出语已精悍。
萧然野鹤姿,谁复识中散。
有生寓大块,死者谁不窾。
嗟君独久客,不识黄土煖。
推衣助孝子,一溉滋汤旱。
谁能脱左骖,大事不可缓。
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有书见及
使君闲如云,欲出谁肯伴。
清风独无事,一啸亦可唤。
来从白蘋洲,吹我明月观。
门前远行客,青衫流白汗。
问子何匆匆,王事不可缓。
故人钱与李,清庙两圭瓒。
蔚为万乘器,尚记沟中断。
子亦东南珍,价重不可算。
别情何以慰,酒尽对空案。
惟持一榻凉,劝子巾少岸。
北风那复有,尘土飞灰炭。
欲寄二大夫,发发不可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