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岁缀芳蕊,花开剪成缇。
亭今已撤去,乱石甃为堤。
颇闻此树下,春来踏成蹊。
爱惜(ài xī)的意思:珍惜、重视、爱护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常(bù cháng)的意思:不常指不经常或不常见的意思。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长养(cháng yǎng)的意思:长期抚养,长时间的培养。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
衡门(héng mén)的意思:衡门是指守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不让进。形容对人不加以区别对待,一视同仁。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开剪(kāi jiǎn)的意思:指开始切剪,比喻开始行动或进行某项工作。
来使(lái shǐ)的意思:指受人所使唤,成为他人的工具或傀儡。
狼籍(láng jí)的意思:形容混乱、凌乱的状态。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明问(míng wèn)的意思:直接明确地提出问题,没有隐晦或含糊之处。
年始(nián shǐ)的意思:指一年的开始,即新的一年伊始。
鸟雀(niǎo què)的意思:鸟的种类。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花(shān huā)的意思:山中的花朵,比喻出类拔萃的人或物。
诗题(shī tí)的意思:指作为诗歌创作题目的内容或主题。
石甃(shí zhòu)的意思:形容道路坚硬平整,不易损坏。
同蒿(tóng hāo)的意思:同蒿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同在一个地方生长”,也可引申为“志同道合”。
顽童(wán tóng)的意思:形容孩童淘气顽皮,不听劝告。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正在(zhèng zài)的意思:正在指的是某个动作正在进行中,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或进行中的状态。
枝栖(zhī qī)的意思:指鸟类停歇在树枝上休息,比喻临时寄身或依附于某个地方。
竹亭(zhú tíng)的意思:指竹子搭建的亭子,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或读书写字的地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山茶树被人为折断的感慨和忧虑。开篇以“山花昔年植”引入,点出山茶树的来历,接着“雨露频长养,岂同蒿与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山茶树在雨露滋养下不同于普通的杂草,暗示其珍贵与独特。随后,“廿年始还家,见此枝犹低”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对山茶树的深情凝视,虽历经二十年,但枝条依然低垂,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隔岁缀芳蕊,花开剪成缇”描绘了山茶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比喻为“剪成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鲜艳与娇美。然而好景不长,“亭今已撤去,乱石甃为堤”转折点出现,亭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乱石筑成的堤岸,暗示环境的变迁,也为山茶树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复此与花别,梦寐不能迷”表达了诗人与山茶树离别的哀伤,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忘怀。接下来,“颇闻此树下,春来踏成蹊”描述了山茶树下的热闹景象,春天到来时,人们纷纷前来踏青,留下了小径。然而,“衡门不常关,顽童皆有携”却揭示了问题所在,门前的小路因孩童的嬉戏而不时被打扰,甚至有人随意攀折山茶树。
“如何忍攀折,狼籍满春泥”是对这种行为的强烈谴责,山茶花被随意践踏,满地狼藉,不仅破坏了自然之美,也伤害了诗人的心。最后,“遂令鸟雀至,月夜无枝栖”进一步描绘了山茶树被折后的凄凉景象,鸟儿无处栖息,月夜显得格外孤寂。诗人引用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山茶树命运的同情,“安得人爱惜,高与南檐齐”则是诗人对人们能够珍惜自然、爱护生命的一种呼唤,希望人们能像对待南檐一样,给予山茶树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年事半七十,躬耕吾本谋。
读书讵云然,乃与世为雠。
维我先人庐,雨风行蜗牛。
假此以适我,得无岁云周。
永怀鹊有巢,宁久居夫鸠。
食饮所不忘,归焉买林丘。
进退孰我能,万间子无由。
愧子抚我厚,感子非肴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