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南台寺,更上千级梯。
老禅七十馀,高与此山齐。
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
急雨忽留人,吾其少须之。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宝刹(bǎo chà)的意思:宝刹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宝指的是宝藏、宝贝,刹指的是佛教寺庙。宝刹的基本含义是指珍贵的佛寺,也可以引申为珍贵的地方或事物。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庳陋(bì lò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简陋、粗糙,也用来形容事物质量低劣、品质差。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兜率(dōu lǜ)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
佛牙(fó yá)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珍贵之物。
古时(gǔ shí)的意思:指古代时期,过去的时光。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金犀(jīn xī)的意思:指珍贵稀罕的东西,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非常珍贵。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旧观(jiù guān)的意思:旧观指的是陈旧、过时的观念或看法。
枯萁(kū qí)的意思:指树木死亡或者植物干枯衰败的状态。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南台(nán tái)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学术机构。
排空(pái kōng)的意思:排空指将物体内部的空气或者其他物质排出,使其变为空虚或空洞。
旁行(páng xíng)的意思:指在旁边走,不参与其中;也指旁观,不亲自参与。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舍利(shè lì)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舍利子,也泛指宝贵的东西。
神龙(shén lóng)的意思:神龙是指具有神奇力量的龙,也用来比喻非凡的才能或者具有威严的人物。
生藏(shēng cáng)的意思:生:生长;藏:隐藏。指人才潜藏或事物潜在的能力或价值。
世心(shì xīn)的意思:世界的心意,指世人的共同心愿或共同心思。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所愿(suǒ yuà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心愿。
所遗(suǒ yí)的意思:留下的遗物或遗迹。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谭笑(tán xiào)的意思:形容人谈笑风生,幽默风趣。
万宝(wàn bǎo)的意思:指非常珍贵、丰富的财宝或宝物。
往昔(wǎng xī)的意思:过去的时光;过去的事情。
无盐(wú yán)的意思:指某人的言辞平淡无味,缺乏热情和激情。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行山(xíng shān)的意思:指徒步旅行、徒步远行。
血缕(xuè lǚ)的意思:指被活活勒死,鲜血淋漓的样子。
盐醯(yán xī)的意思:指言辞刻薄,语言尖刻。
浴日(yù rì)的意思:指阳光普照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富裕的景象。
阅世(yuè shì)的意思:阅读世间万象,了解人生百态。
至味(zhì wèi)的意思:指最美好、最满足的味道或感受。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佛牙舍利(fó yá shè lì)的意思:佛牙舍利是指佛教中的圣物,也指珍贵的遗物或宝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福严寺的旅程,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古寺的悠久历史,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行行山益高,所见益以奇”开篇即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壮美景象,随着高度的增加,所见到的景色愈发奇异。接着,“煮茶南台寺,更上千级梯”描述了在攀登过程中,于南台寺煮茶歇息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与美好。
“道傍古时松,阅世心已灰”则通过古老的松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松树历经沧桑,仿佛见证了无数的过往。而“不与岁月竞,况受霜雪威”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即使面对严酷的霜雪,古松依然坚韧不拔。
“路回闻钟声,宝刹隐翠微”描绘了山路回转,钟声悠扬,宝刹若隐若现的神秘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排空写金碧,刓石著栱枅”则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建筑的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的色彩与雕刻精美的石梁相互映衬。
“门前兜率桥,劫火昔所遗”提到了寺庙前的兜率桥,虽经劫难,仍屹立不倒,象征着佛教信仰的坚韧。而“神龙厌庳陋,一炬然枯萁”则通过神龙的故事,表达了对破坏神圣事物行为的谴责。
“谭笑旧观还,殿柱百尺围”描绘了庙宇中充满欢声笑语的场景,以及巨大的殿柱,彰显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老禅七十馀,高与此山齐”则通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僧,与巍峨的山峰相映成趣,体现了修行者的崇高境界。
“大屋贮龙象,空岩走金犀”描述了寺庙内宏大的建筑与珍贵的佛像,以及岩石间流淌的金色犀牛形象,充满了神秘与庄严。“斋盂细细参,至味无盐醯”则通过品尝素食,体验到了佛教教义中的至高美味,超越了世俗的调味品。
最后,“颇闻三生藏,中有万宝赍”表达了对佛教轮回观念的理解,认为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佛牙舍利涌,贝叶旁行稀”则提到了佛教圣物的珍贵与稀有。“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通过比喻,赞美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稽首所愿观,为洗往昔非”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旅行,洗涤心灵,获得新的认知。
“却寻上山路,拟看浴日池”则暗示了诗人将再次踏上旅程,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急雨忽留人,吾其少须之”则以突如其来的风雨,作为旅程的暂停,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小院春长,整整绣帘低轴。
异葩幽艳,满千瓶百斛。
珠钿翠珮,尘袜锦笼环簇。
日烘风和,奈何芬馥。
凤髓龙津,觉从前、气味俗。
夜阑人醉,引春葱兢□。
只愁飞去,暗与行云相逐。
月娥好在,为歌新曲。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
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
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
曲栏幽榭,乱红成阵。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
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
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
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檐收雨脚,云乍敛、依然又满长空。
纹蜡焰低,熏炉烬冷,寒衾拥尽重重。
隔帘栊。
听撩乱、扑漉春虫。
晓来见、玉楼珠殿,恍若在蟾宫。
长爱越水泛舟,蓝关立马,画图中。
怅望几多诗□,无句可形容。
谁与问、已经三白,忒是报年丰。
未应真个,情多老却天公。
娟娟□月可庭方。
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身调、韵超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馀韵绕红梁。
风流难似我清狂。
随处占烟光。
怜君语带京华样,纵娇软、不似吴邦。
拚了醉眠,不须重唱,真个已无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