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公嚼蜡尚称好,随我啖此当更良。
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叶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口然后槟榔继进所吐津到地如血唇齿颊舌皆红初见甚骇而土人自若无贵贱老幼男女行坐咀嚼谓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于风俗珍贵凡姻亲之结好宾客之款集包苴之请托非此亦无以通殷勤焉余始至或劝食之槟榔未入口而灰汁藤浆隘其咽嗽濯踰时未能清赋此长韵》【宋·郑刚中】海风飘摇树如幢,风吹树颠结槟榔。贾人相衔浮巨舶,动以百斛输官场。官场出之不留积,布散仅足资南方。闻其入药破痃癖,铢两自可攻腹肠。如何费耗比菽粟,大家富室争收藏。邦人低颜为予说,浓岚毒雾将谁当。蒌藤生叶大于钱,蚬壳火化灰如霜。鸡心小切紫花碎,灰叶佐助消百殃。宾朋相逢未唤酒,煎点亦笑茶瓯黄。摩挲蒳孙更兼取,此味我知君未尝。吾邦合姓问名者,不许羔雁先登堂。盘奁封题裹文绣,个数惟用多为光。闻公嚼蜡尚称好,随我啖此当更良。支颐细听邦人说,风俗今知果差别。为饥一饭众肯置,食蓼忘辛定谁辍。语言混杂常嗫嚅,怀袖携持类饕餮。唇无贵贱如激丹,人不诅盟皆歃血。初疑被窘遭折齿,又怪病阳狂嚼舌。岂能鼎畔窃朱砂,恐或遇仙餐绛雪。又疑李贺呕心出,咳唾皆红腥未歇。自求口实象为颐,颐中有物名噬嗑。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酸咸甘苦各有脏,偏受辛毒何其拙。那知玉液贵如酥,况是华池要清洁。我尝效尤进薄少,土灰在喉津已噎。一身生死托造化,琐琐谁能污牙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67c6750f0d09894.html
百殃(bǎi yāng)的意思:指百害之源,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带来无尽灾难。
百斛(bǎi hú)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非常沉重或负重。
邦人(bāng rén)的意思:指同一个国家的人民。
宾朋(bīn péng)的意思:宾朋指的是贵宾和朋友,形容受到热情周到的招待和款待。
槟榔(bī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纠缠、纠结在一起。
薄少(báo shǎo)的意思:形容人才华出众、学问渊博。
布散(bù sàn)的意思:散布、分散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差别(chā bié)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或差异。
大家(dà jiā)的意思:大家通常指众人,表示集体或群体。也可用来指代各个方面的人或事物。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低颜(dī yán)的意思:形容态度谦虚、谨慎、不自负。
费耗(fèi hào)的意思:指消耗精力、时间、金钱等。
封题(fēng tí)的意思:指在讨论、辩论或竞赛中提出一个问题或主题后,立即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或结论。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腹肠(fù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和思想。
富室(fù shì)的意思:指富有的家庭。
甘苦(gān kǔ)的意思:形容人在艰苦困苦的环境下,能够甘心忍受苦难。
羔雁(gāo yàn)的意思: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更兼(gēng jiān)的意思:更加,更为
官场(guān chǎng)的意思:指政府机关中的官员们所构成的社会圈子,也泛指官员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
贵贱(guì jià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的高低。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何其(hé qí)的意思:多么,何等
合姓(hé xìng)的意思:
合二姓为婚姻。指婚娶。《国语·晋语四》:“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 韦昭 注:“合姓,合二姓为婚姻。” 唐 权德舆 《唐故赠尚书右仆射李公墓志铭序》:“凡三合姓,初曰 范阳 卢夫人 ……次 京兆 韦氏 二夫人。” 宋 梅尧臣 《悲书》诗:“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华池(huá chí)的意思:指人物杰出、才华出众。
怀袖(huái xiù)的意思:指隐藏才华或者藏匿心思,不轻易表露出来。
混杂(hùn zá)的意思:
[释义]
(动)混合搀杂。
[构成]
并列式:混+杂
[例句]
良莠混杂。(作谓语)
[反义]
纯粹
火化(huǒ huà)的意思:火化是指将尸体烧成灰烬,也用来比喻完全毁灭。
激丹(jī dān)的意思:激励他人,使其勤奋努力。
鸡心(jī xīn)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小气心眼。
贾人(gǔ rén)的意思:指虚伪、狡诈的人。
煎点(jiān diǎn)的意思:
油煎的点心。《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便自去支持众僧,又打了一回鼓鈸动事,把些茶食果品煎点。”
绛雪(jiàng xuě)的意思:绛色的雪,形容雪质纯洁、美丽。
嚼舌(jiáo shé)的意思:散布谣言、挑拨离间
嚼蜡(jiáo là)的意思:形容人说话不中听、无理取闹。
进薄(jìn báo)的意思:指人才能够吸收新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强,学习能力高。
咳唾(ké tuò)的意思:指一种讽刺、嘲笑、蔑视的态度。
口实(kǒu shí)的意思:口实指的是可以作为理由或证据的事实或情况。
腊肉(là ròu)的意思:比喻陈旧、过时的事物或观念。
李贺(lǐ hè)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才智过人。
蒌藤(lóu téng)的意思:指虚有其表,外表美好而内在空虚的事物或人。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嗫嚅(niè rú)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小,嘴唇发颤。
呕心(ǒu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辛苦地操心、费力思索。
飘摇(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摇摆不定,不稳定。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清洁(qīng jié)的意思:保持自身的纯洁和清白,远离污染和恶劣环境。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药(rù yào)的意思:指具有药用价值的物质,可用于治疗疾病。
歃血(shà xuè)的意思:指以自己的鲜血为誓,表示决心和忠诚。
噬嗑(shì kè)的意思:指吞噬、毁灭。
实象(shí xiàng)的意思:真实的形象或情况。
收藏(shōu cáng)的意思:指珍爱、保留并保存好有价值的东西。
输官(shū guān)的意思:指被罢官、撤职、降职等情况下失去官位。
菽粟(shū sù)的意思:指农作物,也用来比喻基本生活资料。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酸咸(suān xián)的意思:指事物的味道或气味酸涩和咸淡,形容事物的滋味不好。
琐琐(suǒ suǒ)的意思:琐细繁杂的事情,指琐碎、琐细。
饕餮(tāo tiè)的意思:形容贪吃,贪婪到极点。
土灰(tǔ huī)的意思:指人的品质、能力或事物的质量低劣,没有价值或没有用处。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问名(wèn míng)的意思:询问名字或身份。
文绣(wén xiù)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的文采和修饰。
物名(wù míng)的意思:
(1).事物的名称。《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 郑玄 注:“物名者,所画异物则异名也。”
(2).犹名望。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凡学者大义为先,物名为后;大义举而物名从之。”
细听(xì tīng)的意思:仔细倾听,注意细节
蚬壳(xiǎn ké)的意思:指小而薄的东西。
先登(xiān dēng)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率先取得成就或名声。
象为(xiàng wéi)的意思:比喻某种情况或状态如同某种动物的样子。
相衔(xiāng xián)的意思:连续相接,紧密相连。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效尤(xiào yóu)的意思:效法并超越。指要超过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携持(xié chí)的意思:携带、带着
牙颊(yá jiá)的意思:指嘴巴。形容人的脸颊。
阳狂(yáng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纵、放肆,不受拘束。
摇树(yáo shù)的意思:摇动树木,寻求树上的果实。比喻通过努力争取,不断尝试,以获得成功。
叶佐(xié zuǒ)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中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度过困难的意思。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玉液(yù yè)的意思:指美味的酒或饮料。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折齿(shé chǐ)的意思:指老年人的牙齿脱落或枯槁。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铢两(zhū liǎng)的意思:铢两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差异或细微的差别。
朱砂(zhū shā)的意思:指写字或画画时使用的朱砂颜料,比喻文章或画作的质量非常高。
自可(zì kě)的意思:自然可以,可以自行
诅盟(zǔ méng)的意思:诅咒的盟约
佐助(zuǒ zhù)的意思:佐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辅助、帮助。它常用来形容或指代在困难时期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
这首宋诗描绘了广南地区独特的饮食风俗,特别是槟榔的食用方式。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当地人们嚼槟榔时的独特仪式:先以蚬壳灰、蒌藤叶和灰藤混合物("蛎灰藤浆")漱口,以清除口腔异味,然后才品尝槟榔。这种习俗不仅在社交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连日常交往也以此为标志,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人们对槟榔的珍视。
诗中提到,槟榔对当地人来说如同珍贵的药物,据说能治疗疾病,且在婚庆、宴请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然而,诗人初来乍到时对此感到惊异,甚至因槟榔汁的浓厚颜色和味道而感到不适。他尝试了一次,却觉得难以接受,形容其口感如土灰阻塞咽喉,暗示了槟榔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当地风俗的感慨,认为尽管槟榔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过分依赖可能带来身体上的负担,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健康。他以“琐琐谁能污牙颊”结尾,暗示了对过度食用槟榔可能导致口腔问题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广南地区槟榔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寓含了对地方风俗的反思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