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怀(bù huái)的意思:不怀指心中不抱怨、不计较、不记恨。
惨澹(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黯淡、凄凉。
长途(cháng tú)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旅途劳累。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斥鴳(chì yàn)的意思:斥责和驱赶有害的鸟类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风发(fēng fā)的意思:形容人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干禄(gàn lù)的意思:指为了追求官位而奋斗,获得官职和禄位。
高车(gāo chē)的意思:指高位显贵的车驾,比喻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寒士(hán shì)的意思:寒士指的是贫穷的人,也可以指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人。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怀远(huái yuǎn)的意思: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昏旦(hūn dàn)的意思:指天刚亮到天黑之间的时间,也泛指一天的时间。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郊墟(jiāo xū)的意思:指城市郊区或乡村地区。
精庐(jīng lú)的意思:指房屋修建得十分精致、华丽。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空村(kōng cūn)的意思:空无一人的村庄,形容人烟稀少或寂静无人的场所。
枯株(kū zhū)的意思:指已经枯死的树木或植物,比喻已经没有生命力或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栖栖(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没有安定的居所,四处漂泊。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日短(rì duǎn)的意思:指时间短暂,指日子过得很快。
丧志(sàng zhì)的意思: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事干(shì gàn)的意思:指事情有关、事务有关。
朔吹(shuò chuī)的意思:朔风吹拂,指寒冷的北风吹来。
松窗(sōng chuāng)的意思:指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
为容(wéi róng)的意思:为了迎合别人的意愿或让人满意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
玄阴(xuán yīn)的意思:形容事物黑暗、阴暗、神秘。
奄忽(yǎn hū)的意思:指突然、猛烈地发生或进行,形容事情发展迅速,时间短暂。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远业(yuǎn y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或本职工作去从事其他事业。
云衢(yún qú)的意思:云彩般的繁华热闹的街道。
云徂(yún cú)的意思:形容云彩飞快地移动。
朱门(zhū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富贵之家。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寒冷景象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玄阴失昏旦,朔吹号枯株”描绘了冬日夜晚的阴冷,风雪呼啸,枯树摇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怀君别未久,奄忽岁云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虽然分别不久,但时间似乎过得飞快,岁月匆匆。
“空庭飘微霰,惨澹集饥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孤独,雪花轻飘,乌鸦聚集在空旷的庭院中,显得格外凄惨。接下来的“城郭黯以凄,况复空村居”则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城市和乡村,描绘了一幅萧瑟的冬夜图景。
“空村白日短,寒云暗郊墟”继续展现冬日的寒冷与荒凉,白天变得短暂,寒云笼罩着郊野,更添几分悲凉。而“青山不为容,黄叶绕精庐”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遥知松窗下,时披古人书”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想象着在松窗之下阅读古书的情景。接下来的“古人不可见,愿言掇其腴”则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渴望,希望从中汲取营养。
“谁令事干禄,雕锼失其初”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指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人们往往失去了初心。而“嗟余亦丧志,与子同厥趋”则是诗人自省,承认自己也未能免俗,与他人一同追求功名。
最后,“岂不怀远业,均受贫贱驱”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即使心怀远大抱负,最终仍被贫困所驱使。“朱门富华屋,长途有高车”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与诗人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宁知饥寒士,一饱不愿馀”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他们渴望的仅仅是一餐温饱。“栖栖斥鴳翔,岂与鸿鹄俱”则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小鸟,无法与雄鹰并肩飞翔,象征着个人能力与社会地位的局限。
“何当长风发,共夺青云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共同攀登人生的高峰。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朝发吴门东,暮宿锡山下。
隔墙语呜咽,云是流移者。
生来本村居,白首事耕稼。
居城仅期月,区区避兵马。
狂奴称老虎,咥人空四野。
城降人出关,方□虎遭呙。
里胥俄促人,负郭一网打。
监官驱上船,寸步不少假。
不知遣何之,骨肉忍相舍。
□□哭声悲,涕与泪交泻。
同行千数人,瘦骨皆□把。
铁索连系颈,俯首若喑哑。
天高恐未闻,尔悲知者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