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底腊猪肥,瓮中家酿熟。
薄醉早登床,人海惊我独。
邦族(bāng zú)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徵逐(zhēng zhú)的意思:徵逐是指通过搜索、追捕等手段将敌人或犯罪分子逐出或逮捕的意思。也用来形容排除异己或追求正义的行为。
承欢(chéng huān)的意思:承担着欢乐、喜悦的责任或使命。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耳闻(ěr wén)的意思:通过听说而得知,不是亲自经历的事情。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孤馆(gū guǎn)的意思:指独自守望的寂寞之境,也用来形容孤独无依的处境。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呼卢(hū lú)的意思:指快速奔跑或疾驰的样子。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欢聚(huān jù)的意思:指人们欢乐地聚在一起,共同享受快乐的时光。
家酿(jiā niàng)的意思:指在家中酿造的酒或酿造的酒。
饯岁(jiàn suì)的意思:送旧迎新,欢度新年。
可叹(kě tàn)的意思:令人感到悲叹、遗憾或惋惜的事物或情况。
腊鼓(là gǔ)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不容忽视。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人海(rén hǎi)的意思:人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多如海的场景或情况。
守岁(shǒu suì)的意思:守夜,守卫岁时不睡觉,特指除夕夜不睡觉,以祈求平安吉祥。
属餍(shǔ yàn)的意思:指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天则(tiān zé)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自然规律。
庭帏(tíng wéi)的意思:指妻子在家中守着门户,守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
僮仆(tóng pú)的意思:指仆人、奴仆。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中家(zhōng jiā)的意思:指事物的中心或核心所在。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除夕夜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团聚氛围和地方特色。诗人张问陶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返乡过年的期待与喜悦,以及与家人共度佳节的温馨场景。
首句“还乡待明年,饯岁惟欲速”表达了诗人对回家过年的急切心情,渴望尽快结束一年的忙碌,与家人团聚。接着,“耳闻腊鼓鸣,心已复邦族”通过听闻腊月的鼓声,内心便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土风重守岁,红炉暖茅屋”描绘了乡村过年的习俗,人们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接下来的“阑底腊猪肥,瓮中家酿熟”,通过食物的丰盛,展现了家的温馨与满足感。
“承欢聚庭帏,属餍到僮仆”描述了家庭成员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连仆人都能感受到这份幸福。而“巷北闻呼卢,市南或徵逐”则展示了邻里间的欢乐与热闹,即使在市井之中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灯火乱前街,儿童欢似鹿”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欢腾跳跃的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活力。最后,“邑小人声杂,达晨不肯宿”说明了小镇上的居民们彻夜狂欢,直到清晨仍不愿离去。
“萧然坐孤馆,骨肉谁在目”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感,与家人相隔千里,只能在心中怀念。然而,“遥知天则同,可叹地难缩”又体现了诗人对天地间亲情的坚信,尽管距离遥远,但亲情是无法被空间所限制的。
“薄醉早登床,人海惊我独”则是诗人酒后归寝,却因意识到自己身处人海之中,感到格外孤单。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家庭温情、地方风俗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是一幅生动的除夕夜画卷。
瓦山高不极,积雪生春寒。
荣水逝无尽,萦波回壮澜。
儿行将万里,长路何漫漫。
临别意相喻,仰天生浩叹。
因思我父母,爱我亦多端。
髫年授我读,壮年成我官。
成全事已备,升斗谋亦殚。
既怅乡关远,奚辞蜀道难。
吁嗟宦游子,惘惘终未安。
送儿且归去,庶博堂上欢。
儿行且毋念,吾当努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