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连原上辔,柏集府中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使(bā shǐ)的意思:八种不同的使命、任务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蝉冠(chán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名声或地位短暂而虚假。
地入(dì rù)的意思:表示事物进入地下或被埋入地下。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封章(fēng zhāng)的意思:指封存文件、封闭文件。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汉节(hàn jié)的意思:指节俭、节约的精神和行为。
家学(jiā xué)的意思:家庭教育的学问,指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和学习。
藉甚(jiè shèn)的意思:借口,以某种理由或借口来掩盖真实意图或目的。
昆池(kūn chí)的意思:昆池是指昆明湖和颐和园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风景如画、美丽的湖泊和园林。
雷电(léi diàn)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闪电多的天气
骊驹(lí jū)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有出色才能的年轻人。
六诏(liù zhào)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发布的六道诏书,用以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泛指有权力者颁布的命令或规定。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南荒(nán huāng)的意思:南方荒芜之地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三苏(sān sū)的意思:指三位苏姓的文学家,即苏轼、苏洵和苏辙,合称为“三苏”。也用来形容文学家或学者的集合。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使星(shǐ xīng)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发光发亮的人或事物。
蜀都(shǔ dōu)的意思:指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或地区。
台客(tái kè)的意思:台客是指台湾地区的年轻人,特指以使用台湾方言和文化特色为主要特征的年轻人。
题桥(tí qiáo)的意思:指写在桥上的题字,比喻对桥梁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装饰。也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某个地方留下的标记或痕迹。
通海(tōng hǎi)的意思:通达海内外,广泛传播
西台(xī tái)的意思:指在西方地区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学古(xué gǔ)的意思:学习古代的知识和经验。
倚柱(yǐ zhù)的意思:指依靠柱子支撑身体,比喻依赖他人或依赖外力。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鱼服(yú fú)的意思:指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装扮和举止非常奇特或滑稽可笑。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代送刘侍御出按滇南十韵》。诗中描绘了刘侍御即将前往滇南巡视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首句“藉甚西台客”,以“西台”指代刘侍御,赞誉其在官场中的显赫地位与影响力。“才名起蜀都”,则点明刘侍御的才华源自蜀地,暗示其背景深厚,名声远播。
接下来的几句,“使星今六诏,家学古三苏”,运用比喻手法,将刘侍御比作使者之星,同时提及他的家族学识渊博,与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并列,彰显其家族的文学传统与成就。
“倚柱传新草,题桥出旧涂”,描绘了刘侍御即将出行的情景,他倚柱传书,题桥留念,既有离别的伤感,也蕴含着对未来使命的期待。
“骢连原上辔,柏集府中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刘侍御出行时的壮观景象,以及他在官府中的威望与影响。
“越巂兵多少,昆池瘴有无”,表达了对刘侍御即将面对的艰难环境的关切,同时也预示了他将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人称八使选,地入百蛮孤”,既是对刘侍御身份的肯定,也是对其即将前往之地偏远、环境恶劣的描述,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鱼服遥通海,蝉冠近渡泸”,进一步描绘了刘侍御出行的路线与目的地,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勇气。
“风霜随汉节,雷电偃轩弧”,以自然界的风雨雷电象征刘侍御即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声教南荒尽,封章北阙敷”,表达了对刘侍御治政能力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政令能够遍及南方边疆,同时强调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与贡献。
最后,“明光须早入,聊此赋骊驹”,寄寓了对刘侍御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次离别的一份无奈与不舍,以“骊驹”(古代一种马)为题,寓意离别,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人才华与使命的敬仰,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