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谒文公祠》
《重谒文公祠》全文
明 / 贺一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重谒岩祠晓,山云淡欲收。

门庭竹柏俎豆春秋

道际明时重,人知正学求。

疏慵典教俯仰含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典教(diǎn jiào)的意思:指古代经书和传统教育的典范,也可指优秀的教育方式或教材。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含羞(hán xiū)的意思:指因害羞或不好意思而脸红,不敢抬头或不敢直视对方。

门庭(mén tíng)的意思:指门前的庭院,也泛指门前的场所。形容门庭繁忙,人多车辆杂乱。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疏慵(shū yōng)的意思:指心情懒散,行动慢吞吞的状态。

正学(zhèng xué)的意思: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竹柏(zhú bǎi)的意思:指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谒文公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祠堂的庄严与宁静,以及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重谒岩祠晓,山云淡欲收”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再次来到岩祠参拜,此时山间的云雾仿佛在缓缓散去,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山云淡欲收”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门庭森竹柏,俎豆肃春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庄严肃穆。门庭前排列着挺拔的竹柏,象征着文公的品德和精神的永恒;“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这里用来形容祭祀活动的庄重,同时也暗指对文公思想的传承与尊崇。

“道际明时重,人知正学求”表达了在光明的时代里,人们对文公之道的重视与追求。这里的“道”既指文公的思想,也涵盖了道德、学问等更广泛的意义,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正确价值观的探索与坚持。

最后,“疏慵虚典教,俯仰益含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勤勉学习、实践文公教诲的自省与惭愧。这两句通过对比“疏慵”与“俯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自我反思,体现了对先贤教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拜谒文公祠的场景,表达了对文公思想的敬仰、对自身修养的反思,以及对时代精神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贺一弘
朝代:明

贺一弘,一名一泓,字毅甫,号新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授龙岩教谕,升萍乡知县。擢萍乡令。以疾致仕。有《壁墩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西山二首·其一

离宫曾是拟甘泉,洞壑逶迤复道连。

云暖翠微春驻辇,月明清梵夜迎仙。

桑乾斜带秦陂树,碣石遥分华岳莲。

匹马凤城归路远,乐游原上望晴烟。

(0)

山家赏菊

傍篱开种种,临水故娟娟。

艳岂从人爱,幽偏得我怜。

杯深倾叶底,巾折堕花前。

吾直师元亮,沉冥不问年。

(0)

清郡访郑丈二首·其一

处士芰荷裳,相将舞媚娘。

竹枝新度曲,桃叶旧怜香。

碧碗银丝鲙,冰壶白玉浆。

清泉自销暑,落月尚飞觞。

(0)

鲁桥

凫绎青岚近,龟蒙黛色连。

看山浑不厌,把酒正相便。

津树常遮月,沙滩少住船。

平生击楫志,都付卜居篇。

(0)

彭城

去国久为客,思家更属秋。

鲛人月中泪,燕子水边楼。

绿树帆飞度,青山云乱流。

可堪张仲蔚,借住李膺舟。

(0)

闺思二首·其一

夫婿萧关外,音书寂不闻。

朝朝江上石,夜夜枕边云。

鸾镜元羞妾,蛾眉好待君。

还将丝一寸,绣作锦回文。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