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境辄自信,行浊而志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晨宵(chén xiāo)的意思:晨宵指清晨和夜晚,泛指时间短暂、转瞬即逝的时刻。
大言(dà yán)的意思:夸大的言辞、夸夸其谈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非圣(fēi shèng)的意思:非常聪明,智慧出众。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干谒(gān yè)的意思:指远道而来拜访,尤指官员出使外地或官员到访别地。
躬耕(gōng gēng)的意思:指自己亲自劳动耕种,也泛指勤劳工作。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互相(hù xiāng)的意思:彼此相互的关系或作用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决志(jué zhì)的意思:下定决心,坚定意志。
克终(kè zhōng)的意思:克终指能够成功或战胜困难,达到目标。
明昧(míng mèi)的意思:明显的对立或分明的界限。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勤劬(qín qú)的意思:勤劳努力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贪着(tān zhe)的意思:贪婪地追求、执着于某种东西或目标
同源(tóng yuán)的意思:指出自相同的渊源,具有相同的根基或起源。
无成(wú chéng)的意思:指没有成就、没有成就的人。
相倾(xiāng qī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或力量相互对抗,势均力敌。
谢世(xiè shì)的意思:指人去世或物品损毁。
性习(xìng xí)的意思:指某种性格或习惯长期形成并难以改变。
徇情(xùn qíng)的意思:为了迎合某人的意愿或感情而采取偏袒或不公正的行动。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自信(zì xìn)的意思:对自己有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和自我肯定。
- 鉴赏
这首诗《耕田二首(其一)》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上追求名利、丧失本真的现象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然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首句“举世竞干谒,俯仰丧其真”描绘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盲目攀附、丧失自我本质的景象。接着,“性岂与人殊,难忘贱且贫”则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并未改变,即使身处贫困,也难以忘记曾经的困苦,体现了对人性深处的洞察。
“遇境辄自信,行浊而志清”表明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时能够坚守自我,即使行为可能显得世俗,但内心却保持着高洁的品质。接下来的“此语非圣贤,大言以徇情”则表达了对那些夸大其词、追求虚名的行为的批评,强调了真实与真诚的重要性。
“性习本同源,明昧互相倾”揭示了人性中光明与黑暗的相互影响,暗示了人们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自我。“理必不胜欲,观浅乃无成”进一步阐述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冲突,指出过于浅薄的追求往往导致失败。
“凡夫贪着事,吾师之所箴”提到了凡人的贪婪行为,并引用了佛家的教诲来警示世人。接下来的“有初鲜克终,岂不负生平”表达了对人生短暂、难以始终如一的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避免空负一生。
最后,“长揖谢世间,决志归山林”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愿望。“饘粥亦可食,努力事躬耕”则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是粗茶淡饭也能满足,重要的是通过亲自耕作来实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少者效勤劬,晨宵予在心”表明了诗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学习勤劳,无论早晚都放在心上。“但得无馀想,山水有知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深喜爱,认为山水之间能找到心灵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