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诚正(chéng zhèng)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真诚正直,没有虚假和欺骗。
端坐(duān zuò)的意思:坐得端正、不动,形容态度庄重、端庄。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腐鼠(fǔ shǔ)的意思:指腐败、堕落的人。
佛老(fó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高飞(gāo fēi)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物的发展或进步迅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家食(jiā shí)的意思:指在家中吃饭,也泛指家常饭。
进学(jìn xué)的意思:指进入学校或学习机构学习。
老是(lǎo shì)的意思:经常,一直
路岐(lù qí)的意思:指道路分岔,比喻事情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需要作出选择。
门教(mén jiào)的意思:指某一门派或学派的教义、学说。
面壁(miàn bì)的意思:指被迫退隐或受到严厉惩罚,不能再参与社会活动。
明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明亮、清晰,没有任何隐瞒或虚伪。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生数(shēng shù)的意思:指生命的长度或寿命的长短。
外此(wài cǐ)的意思:指除此之外,除此以外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修齐(xiū qí)的意思:指修整整齐,使整体变得美观。
学徒(xué tú)的意思:指年轻人在某个领域学习或从事实践工作的过程。
要求(yāo qiú)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提出要求,表达对他人或自己的期望。
与时(yǔ shí)的意思:与时俱进意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和适应。
致知(zhì zhī)的意思:通过学习和探索获得知识和智慧。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只自(zhī zì)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自快(zì kuài)的意思:自己高兴、自得其乐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儒家与佛教、道教思想的差异以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诗人吴琏通过对比圣贤之道与佛老之说,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以及内心修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的深远影响。
首句“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开篇点题,指出儒家教育的核心在于追求知识的真谛。接着,“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进一步阐述了儒家思想中道德修养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的相互促进。
诗人随后批判了佛教与道教寻求捷径的主张,认为它们忽视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仅通过冥想和内心领悟来达到目标。这种观点反映了对空谈理论而缺乏实际行动的批评,强调了实践对于个人成长和道德建设的不可或缺性。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则表达了内心的觉醒和自我满足感,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内心修养是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这引发了对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平衡的思考。
接下来的段落中,诗人指出自己虽然遵循儒家之道,但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包括远离传统的生活方式(“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这些描述反映了在坚守传统与适应现代生活之间所面临的矛盾。
最后,诗人引用了数千字的言论,旨在纠正和启发那些可能受到错误观念影响的人们,强调了个人言论的价值和影响力。他鼓励共同学习的同伴们不要轻易否定他的观点,体现了对知识传播和思想交流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不同哲学体系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个人成长、社会责任以及知识传播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比和反思,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统一。
当门一带溪流奔,左为青山右天门。
苍林隔市秘亭馆,满天清气胸平吞。
牙签鳞动书万轴,古鼎香烟昼凝馥。
父子兄弟自师友,天伦至乐其家独。
世路黄尘飞不到,理窟游心在深造。
云间桑梓隔重湖,艇子如飞波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