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阙(dān quē)的意思:丹阙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红色的宝阙,比喻美好的宫殿或建筑物。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桂华(guì huá)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豪杰(háo jié)的意思:指具有勇敢、英勇、豪迈气概的人。
圜冠(huán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头顶
骄马(jiāo mǎ)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狂妄自大的人。
蓝绶(lán shòu)的意思:指官员的品质和能力出众,是一种称赞的说法。
郎君(láng jūn)的意思:指年轻的男子,常用来指代丈夫。
满引(mǎn yǐn)的意思:形容言辞丰富,引人入胜。
闽越(mǐn yuè)的意思:指闽越两地,即福建和越南,也泛指南方地区。
南台(nán tái)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学术机构。
泥金(ní jīn)的意思:指用泥土和金粉混合而成的一种装饰工艺,比喻虚有其表、不真实的东西。
前列(qián liè)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处于前列或领先的位置。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情厚(qíng hòu)的意思:指情感深厚,关系亲密的意思。
劝驾(quàn jià)的意思:劝告某人离开或离去,表示劝阻或劝告对方离开的意思。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盛事(shèng shì)的意思:盛大的事件或庆典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搜罗(sōu luó)的意思:搜集、收集
素娥(sù é)的意思:指女子清白无瑕、美丽动人。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喜信(xǐ xìn)的意思:喜庆的消息或好消息。
献书(xiàn shū)的意思:指把书籍送给他人,以表达敬意或传递知识。
乡老(xiāng lǎo)的意思:指乡村中的老年人,也泛指在乡村中具有威望和地位的人。
雁塔(yàn tǎ)的意思:雁塔是指唐代时期建于长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状酷似飞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语“雁塔”比喻人才辈出,学术繁荣的地方。
一任(yī rèn)的意思:指担任一职位或一任期。
元侯(yuán hòu)的意思:指官职高位的人。
簪绅(zān shēn)的意思:指官员、学者等身份尊贵的人。
昭融(zhāo róng)的意思:指明显美德或才智出众。
众多(zhòng duō)的意思:数量众多,很多
雁塔题名(yàn tǎ tí míng)的意思:指人才被选拔出来,并被授予重要职务或荣誉称号。
- 翻译
- 在雁塔题名,宝津宴会上,这是士大夫常谈论的盛事。
文物繁盛,圣明时代广泛搜罗人才,各地人士争相奔赴京城求取功名。
地方长官鼓励,乡间老人献上诗书,出发时龟甲前列以示吉祥。
山水秀丽,官员众多,但无人能及福建、越地的英雄豪杰。
他们的姓名写在红色纸上,报喜的帖子用金色装饰,每个人都带着胜利的消息归来。
他们骑着骏马,手持芦鞭,喝得微醺,身佩蓝色绶带,在雪中吹笛。
中秋佳节,月色如霜,嫦娥深情,任由才子们采摘桂花。
举杯共饮,南台又逢合沙节,正是欢庆之时。
- 注释
- 雁塔:古代名胜,学子登科后题名处。
宝津:古代皇家园林。
簪绅:官员或士绅。
丹阙:红色宫阙,指京城。
元侯:地方高级官员。
乡老:乡间长者。
发轫:开始旅程。
龟前列:以龟甲占卜吉兆。
闽越:古地名,包括福建和浙江南部。
豪杰:杰出人物。
红纸:喜庆的红色纸张。
泥金:用金粉装饰。
芦鞭:用芦苇做的马鞭。
蓝绶:蓝色的官印绶带。
桂华:桂花,象征月亮。
郎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南台:古代官署名。
合沙:古代节日名。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场面,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当时的豪迈气派和热闹景象。开篇“雁塔题名”、“宝津朌宴”,可见活动地点宏伟壮观,环境优雅。接下来,“盛事簪绅常说”表明这是一次重大盛会,而“文物昭融”则暗示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
中间部分“圣代搜罗”、“千里争趋丹阙”,展示了宴会的隆重和参与者们的迫切心情。"元侯劝驾"等句,描绘出贵族或官员们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以及老百姓献上书信的热烈场景。
“山川秀”、“圜冠众多”,则是对自然风光和参与者形象的赞美。而“无如闽越豪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
后半部分,“姓标红纸”、“帖报泥金”,表现出信息传递的快速和紧急。"喜信归来俱捷"则透露出人们对好消息回来的急切心情。而“骄马芦鞭醉垂”、“蓝绶吹雪”,则是宴会上豪华场景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宴会的奢侈和热闹。
最后,“芳月素娥情厚”、“桂华一任郎君折”,诗人借用美好景象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的祝愿。"须满引"、"南台又是",暗示了宴会的持久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而“合沙时节”则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季节。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活动的细致刻画,展现出宋代文人对生活热爱与审美追求的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探芳信·夜寒重
夜寒重。
见羽葆将迎,飞琼入梦。
整素妆归处,中宵按瑶凤。
舞春歌夜棠梨岸,月冷和云冻。
画船中、太白仙人,锦袍初拥。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
粉黛湖山,欠携酒、共飞鞚。
洗杯时换铜觚水,待作梅花供。
问何时、带雨锄烟自种。
探芳信·暖风定
暖风定。
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
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
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
调雏莺、试遣深杯,唤将愁醒。
灯市又重整。
待醉勒游缰,缓穿斜径。
暗忆芳盟,绡帕泪犹凝。
吴宫十里吹笙路,桃李都羞靓。
绣帘人、怕惹飞梅翳镜。
探芳信·为春瘦
为春瘦。
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
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
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
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娇懒强拈绣。
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
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
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
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探芳信·转芳径
转芳径。
见雾卷晴漪,鱼弄游影。
旋解缨濯翠,临流抚菱镜。
半林竹色香处,意足多新咏。
试衣单、雁欲来时,旧寒才定。
门巷对深静。
但酒敌春浓,棋消日永。
旧曲猗兰,待留向、月中听。
藻池不通宫沟水,任泛流红冷。
小阑干、笑拍东风醉醒。
探芳信·探春到
探春到。
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
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
夜尘不浸银河水,金盎供新澡。
镇帷犀、护紧东风,秀藏芝草。
星斗粲怀抱。
问雾暖蓝田,玉长多少。
禁苑传香,柳边语、听莺报。
片云飞趁春潮去,红软长安道。
试回头、一点蓬莱翠小。
澡兰香 淮安重午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