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方知绪,从游奈溯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砭针(biān zhēn)的意思:比喻直言切责,为了纠正错误而进行尖锐的批评或指责。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从游(cóng yóu)的意思:指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澹台(tán tái)的意思:指平静、淡泊的心境或处世态度。
点化(diǎn huà)的意思:通过启发或教导使人明白事理、悟道理。
膏馥(gāo fù)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芬芳馥郁。
痼疾(gù jí)的意思:指长期积习难改的恶习或不良习惯。
枯荄(kū gāi)的意思:指干瘪、枯槁无生气的草木,比喻人的精神或才能衰退、失去生机。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师资(shī zī)的意思:指教育工作者或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即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失学(shī xué)的意思: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或条件。
下士(xià shì)的意思:指军队中的军衔,属于士官阶级的一种。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的人或者能力较差的人。
学儿(xué ér)的意思:指学习能力强、好学的人。
应许(yīng xǔ)的意思:答应别人的请求或承诺。
门下士(mén xià shì)的意思:指在某一门派或师傅门下受教的学生或弟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埈所作的《送奚宰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失学者的激励和对教育者的赞美。"失学儿俱懒"描绘了孩子们因缺乏学习机会而懈怠的情景,"师资点化开"则赞扬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同医者以砭针治疗疾病,使学识之膏滋润枯萎的心灵。"授□方知绪"暗示了教育的启蒙过程,"从游奈溯洄"则表达了学子们在师长引领下艰难求学的场景。最后两句"武城门下士,应许厕澹台",以孔子弟子澹台灭明自比,表示对奚宰(被送者)寄予厚望,期待他在教育事业上能有所成就,成为像澹台那样优秀的弟子。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深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