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玦(bǎo jué)的意思:形容珍贵宝物的外表华丽、精美。
悲咤(bēi zhà)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声音或情感。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朝辞(cháo cí)的意思:指早晨告别,离开。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得毋(de wú)的意思:得不到,不能得到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翻覆(fān fù)的意思:翻倒、倾覆
负米(fù mǐ)的意思:指背负着米袋,形容人劳累奔波。
负德(fù dé)的意思:背离道德,不守信义
妇人(fù rén)的意思:指女子的仁慈和温柔,也形容妇女的善良和宽厚。
辜恩(gū ēn)的意思:对恩情不报答或对恩人不感激,表示对对方的恩情不予回报或不加珍惜。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得(hé de)的意思:指得到什么或明白什么的来源。
还去(hái qù)的意思:指人离开后又回来,表示对某地或某人的情感、习惯等无法割舍。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家儿(jiā ér)的意思:家庭、家人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母子(mǔ zǐ)的意思:指母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弃子(qì zǐ)的意思:放弃自己的子力,以求整体利益。
弃儿(qì ér)的意思:弃儿指被父母或家庭抛弃的孩子,比喻被社会或他人遗弃、不受关注的人。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深恩(shēn ēn)的意思:深厚的恩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菽水(shū shuǐ)的意思:指田地里的水,比喻一切劳动的基础。
思愆(sī qiān)的意思:思念、怀念、惋惜
他家(tā jiā)的意思:指某人的家庭,也泛指某人所属的团体或组织。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嘘嚱(xū xì)的意思:形容喜悦、欢快的心情。
噫嘘(yī xū)的意思:表示叹息、叹惋或唏嘘的声音。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真情(zhēn qíng)的意思:真实的情感,真挚的感情。
子安(zǐ ān)的意思:指年少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负德辜恩(fù dé gū ēn)的意思:指背弃恩义、对待恩人不忠诚、不感恩的行为。
龙争虎斗(lóng zhēng hǔ dòu)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势均力敌的强者争斗激烈,不分胜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母亲抛弃年幼孩子的悲剧场景,表达了对母爱缺失的深深感慨。诗人首先描述了孩子在失去母亲后的孤独和无助,暗示了母亲的决定对孩子情感的巨大打击。接着,通过"龙争虎斗事翻覆",暗示社会动荡不安,可能加剧了家庭的困境。
"宝玦王孙捐骨肉"一句,可能是指为了某种原因(如家族荣誉或生存),母亲不得不舍弃孩子,这让人感到痛心。然而,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母子之间朴素的亲情依然存在,"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体现了母子间的深厚感情。
然而,母亲的离去给孩子带来的痛苦是无法忽视的,"子也恸哭牵母衣"展现了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和挽留。诗人劝诫母亲,即使离开,也应该挂念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提醒读者,父亲的恩情不可忘,母爱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最后,诗人感叹世事多艰,人们往往只顾自身温饱,而忽视了对家庭的责任,甚至可能导致妇女再婚,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揭示了家庭伦理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具有强烈的道德警示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