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家鸡(jiā jī)的意思:指在家中养的鸡,也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在家中受到保护而缺乏独立生存能力的状态。
进止(jìn zhǐ)的意思:指行动不停,不断进步或者停止不前。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事要(shì yào)的意思:事情的要点或核心。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世讲(shì jiǎng)的意思:指世俗的言论或说法。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头角(tóu jiǎo)的意思:指年轻人崭露头角,展现出的才华和能力。
问学(wèn xué)的意思:指向他人请教学问,以增长自己的知识。
吾伊(wú yī)的意思:指自己,表示自我。
亦许(yì xǔ)的意思:也许,或许,表示对某种可能性的推测或猜测。
庾郎(yǔ láng)的意思:指年轻人才华横溢、有出众才能的男子。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厌家鸡(yàn jiā jī)的意思:指厌倦家中生活,喜欢外出游玩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鏊对儿子延哲初入私塾学习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教育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以高耸的宫墙比喻知识的深奥与难以触及,却也表达了即使是无知的孩童,也有机会攀登知识的高峰,暗示了教育的公平与可能性。
颔联“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通过对比山的静止与人的行动,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努力与自我探索,同时也暗含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发现的过程。
颈联“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期待下一代能够逐渐成长,与自己并肩前行,共同进步。
尾联“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则寄寓了对教育成果的期待与分享,希望优秀的教育经验能被广泛传播,同时也表明了对传统教育方法的尊重与继承,并非完全摒弃,而是有所选择与创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热情,也蕴含了对个人成长、知识传承与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都堂诗
先生三十登黄甲,英俊群中独眉白。
青春筮仕秋台郎,折狱片言声翕赫。
西江佐宪知几年,秋霜肃处涵春泽。
楚台长宪庭无冤,复向西江作方伯。
请看今日百役均,无论当时两岐麦。
重名清望荷主知,天书晓出长安陌。
内台纲纪倍精神,燕蓟豺狼敛踪迹。
飞腾始速千里蹄,击搏方张九霄翮。
去日追思如伯棠,他年尚爱莱公柏。
章江离别公莫论,我辈尊前且戏剧。
彼此去住各尽欢,人生宇宙谁非客。
后夜相思何处边,举首西山看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