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也本韩人,天其畀刘氏。
欲为帝者师,宁被老人使。
嗟当嬴政时,虐燄到经史。
乃知老人愚,远胜始皇智。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兵书(bīng shū)的意思:兵书是指关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书籍,也可泛指有关兵法的知识。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焚毁(fén huǐ)的意思:指彻底烧毁或销毁,形容事物被完全毁灭或消失。
奋击(fèn jī)的意思:奋击指的是勇敢地向前冲击,毫不退缩地奋斗。
俯取(fǔ qǔ)的意思:低头取物,比喻虚心谦逊,学习谦虚的态度。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留侯(liú hòu)的意思:指留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官员。
流漫(liú màn)的意思:形容水流或液体流动不停,不断流动的样子。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人使(rén shǐ)的意思:用人做事的人,指使他人去做事。
时类(shí lèi)的意思:时时刻刻意味着始终如一、一直不变。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搜索(sōu suǒ)的意思:指寻找、查找信息或物品的行为。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先秦(xiān qín)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也叫春秋战国时期。
行经(xíng jīng)的意思:经过某个地方或经历某种情况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圯下(yí xià)的意思:指在堤坝下方,代表较低的位置。
沧海君(cāng hǎi jūn)的意思:指时间的变迁,人事的更替,意味着岁月的流转和世事的变化。
赤松子(chì sōng zǐ)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正直无私,不屈服于外界诱惑的品质。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创作,名为《分题圯桥送张公实》。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张良(又称留侯)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其智慧与避世哲学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经下邳城,试访留侯事”,诗人踏足历史的足迹,探访留侯张良在下邳城的遗迹,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景仰之情。接着,“遗迹今何存,临流漫相指”两句,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感叹遗迹难寻,只能凭水边的指引想象往昔的辉煌。
“侯也本韩人,天其畀刘氏”点明了张良的身份背景,他原本是韩国人,却因命运的安排,成为了汉高祖刘邦的谋士。接下来的“奋击沙中锥,俯取圯下履”描绘了张良如何在逆境中展现非凡的智慧,通过接受老人扔下的鞋并恭敬地拾起,赢得了老人的认可,从而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欲为帝者师,宁被老人使”表达了张良渴望成为帝王的老师,而愿意接受老人的考验,显示了他的远见和勇气。紧接着,“嗟当嬴政时,虐焰到经史”则将视角转向秦始皇的时代,描述了秦朝的暴政,以及对书籍的焚毁,以此反衬张良的智慧与远见。
“一编出袖中,依然先秦字”描绘了张良在秦始皇焚书之后,仍能从袖中取出先秦的书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历史的尊重。最后,“乃知老人愚,远胜始皇智。避世能全身,同时类黄绮。维古多斯人,过客勿疑此。行见沧海君,终从赤松子”则是诗人对张良智慧与避世哲学的赞叹,认为他的智慧远超秦始皇,能够避世保全自身,与黄绮等隐士相似,是古代难得的智者。诗人希望后人也能像张良一样,保持智慧与谦逊,最终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张良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智慧、避世哲学以及个人修养的思考。
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崖阴。
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