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
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
《祭端明尤木石》【宋·释善珍】昔大慧师,道鸣东南。率先伏膺,横浦紫岩。繇是遍交,渡江诸老。钩党牵连,优游岭岛。至今微言,皎若日星。公忽开卷,如暗得灯。遂登蓬山,乃掌太史。金銮应制,倚马万字。平生补衮,用功最深。群媢众嫉,独天赏音。宝祐一疏,据经引义。申救大臣,惟有去耳。疑公前身,即二张公。与大慧师,所立一同。末劫浮荣,磨灭谁纪。晚节芬芳,公真不死。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公重感慨,伐石再镌。著语未了,骑鲸翩然。某畴昔亲奉麈尾,霏屑冰座,墨妙堆几。俛仰之间,事往迹陈。更几百年,复生斯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667c6bb4f197d0190.html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补衮(bǔ gǔn)的意思:指补偿,弥补损失或缺陷。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大臣(dà ché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人。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二张(èr zhāng)的意思:指两个人同时出现或同时发生的情况。
霏屑(fēi xiè)的意思:形容雪花或尘土等微小物体纷纷飞舞的样子。
芬芳(fēn f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芳香宜人的意思。
浮荣(fú róng)的意思:指虚浮的荣华富贵,形容表面上的繁华或荣耀,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持久的。
复生(fù shē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经历死亡或消亡后重新活过来,重获生命或复苏。
伏膺(fú yīng)的意思:指心服、顺从、低头致敬。
感慨(gǎn kǎi)的意思:感叹内心的激动和思考
功最(gōng zuì)的意思:指某种功劳、成就在众多人或事物中是最大的。
钩党(gōu dǎng)的意思:指投机投机倒把、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集团或组织。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据经(jù jīng)的意思:依据经验或资料来判断事物。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率先(shuài x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行动或事情中,首先带头去做或者达到某个目标。
磨灭(mó miè)的意思:磨灭指的是被磨掉、磨没、消灭。
墨妙(mò miào)的意思:形容文笔或书法极其优美、精妙。
末劫(mò jié)的意思:指世界末日或灾难即将来临的时刻。
蓬山(péng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势雄伟、高耸入云。
翩然(piān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骑鲸(qí jī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高尚理想和伟大事业时的勇气和决心。
前身(qián shēn)的意思:指某事物或某人的以前的形态、状态或身份。
牵连(qiān lián)的意思:指因为某人或某事而牵涉到其他人或其他事,泛指因一人或一事而连累其他人。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赏音(shǎng yīn)的意思:欣赏音乐声音。
申救(shēn jiù)的意思:请求帮助或救援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往迹(wǎng j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行为留下的痕迹或迹象。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繇是(yáo shì)的意思:指事情的发展和结果是注定的,不能改变。
倚马(yǐ mǎ)的意思:倚马指的是依靠马匹的支持,也可以形容依仗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异心(yì xīn)的意思:指心思不一致,意见不同。
一同(yī tóng)的意思:一同指的是一起、共同。
引义(yǐn yì)的意思:引用他人的话语或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论点。
应制(yìng zhì)的意思:应对控制或限制。
用功(yòng gōng)的意思:勤奋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优游(yōu yóu)的意思:优游指的是舒适自在地游玩、闲逛的意思。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麈尾(zhǔ wěi)的意思:指事物的末端或最后一点。
紫岩(zǐ yán)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岩或险峻的山峰。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为纪念端明尤木石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缅怀。诗人首先回顾了尤木石(大慧师的弟子)在佛教领域的杰出贡献,他与江南名士交往广泛,且在学术上造诣深厚,撰写应制文章时才思敏捷。尽管面临嫉妒和打压,尤木石仍坚守正义,为大臣辩护,表现出高尚的品格。
诗中提到尤木石的遗作如同明珠美玉,却被秦火所毁,但其精神犹在,犹如日月长存。尤木石晚年虽遭遇挫折,但其人格魅力和学问之光并未消逝,反而更加璀璨。他与大慧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精神相通,对儒佛两家都有深入研究。
诗人感叹尤木石的早逝,但也赞美他在学术和人格上的不朽,以及他对佛法的推崇。尤木石的墓志铭成为后人景仰的典范,即使岁月流转,尤木石的精神依然能在后人心中重生。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