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沁园春.题史蘧庵先生灯咏一卷后》
《沁园春.题史蘧庵先生灯咏一卷后》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沁园春

字字喧豗,烈泽焚林,为蛟为螭。

火蛾结阵晶莹闪烁烛龙对仗照耀髬髵。

汉隧千年秦京三月,做白毫大总持。

薪薪续,任盲儿扪籥牧竖敲碑。从来祸首庖牺

笑匣剑何妨灯在帷。

桂轮易蚀,底须捣兔,桑田善涸,焉用燃犀

膏以明煎,吾闻其语,绵上龙蛇子推

真休矣,向灯王稽首埋照奚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毫(bái háo)的意思:白毫是指白色的绒毛,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非常纯洁、无瑕疵。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大总(dà zǒng)的意思:大总指的是总的数量很大,数量众多。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对仗(duì zhà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

焚林(fén lín)的意思:焚林是一个描写破坏性极大的行为的成语,指的是烧毁整片森林,引申为毁灭性的行动或决策。

光大(guāng d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壮大或事业的兴旺繁荣。

桂轮(guì lú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声名远播的人。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祸首(huò shǒu)的意思:指引起祸患的主要原因或罪魁祸首。

火蛾(huǒ é)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欺骗、诡计等不可靠的特点。

稽首(qǐ shǒu)的意思:低头行礼,表示恭敬或敬意。

结阵(jié zhèn)的意思:组成阵势,准备战斗。

晶莹(jīng yíng)的意思:形容物体清澈透明,光亮耀眼。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埋照(mái zhào)的意思:埋葬尸体。

扪籥(mén yuè)的意思:指摸索、寻找关键或要害的方法。

绵上(mián shàng)的意思:形容柔软、柔和、不露锋芒。

牧竖(mù shù)的意思:指牧竖牛羊,比喻管理和调度下属或部下。

庖牺(páo xī)的意思:庖牺是指古代宫廷中负责宰杀牲畜的职务,后来引申为指负有重要责任的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秦京(qín jī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秦朝的都城,也泛指古代中国的首都。

燃犀(rán xī)的意思:比喻人才或才智出众。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闪烁(shǎn shuò)的意思:形容光亮忽明忽暗,或形容事物变化不定、不稳定。

喧豗(xuān hu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和动作。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烛龙(zhú lóng)的意思:指明火的龙形烛台。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子推(zǐ tuī)的意思:指一个人通过推荐或介绍,使另一个人得到好处或机会。

总持(zǒng chí)的意思:指全面掌握,统筹兼顾。

白毫光(bái háo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纯正。

鉴赏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名为《沁园春·题史蘧庵先生灯咏一卷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词的开篇“字字喧豗,烈泽焚林”,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描绘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场景,仿佛是文字的力量能够焚烧森林,引发强烈的情感波动。接着,“为蛟为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力量的神秘与不可预测性。

“有火蛾结阵,晶莹闪烁,烛龙对仗,照耀髬髵”几句,通过火蛾、烛龙等形象,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充满活力的氛围。火蛾结阵,象征着智慧与力量的集结;烛龙对仗,寓意着光明与智慧的对抗与和谐共存;而“照耀髬髵”则暗示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照亮了人生的道路。

“汉隧千年,秦京三月,做白毫光大总持”这一句,将历史的长河与个人的命运巧妙地联系起来,强调了时间的永恒与人类文明的传承。白毫光大总持,既是对历史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寄托。

“薪薪续,任盲儿扪籥,牧竖敲碑”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无知与愚昧的批判,同时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盲儿扪籥,牧竖敲碑,都是对无知行为的生动描绘,强调了学习与探索的必要性。

接下来的“从来祸首庖牺”一句,借用了传说中的发明文字的始祖庖牺,暗示了文字与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通过“笑匣剑何妨灯在帷”这一转折,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的肯定态度,认为即使在黑暗中,知识之光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既桂轮易蚀,底须捣兔,桑田善涸,焉用燃犀”这一段,通过月亮、兔子、桑田等自然现象的描述,探讨了变化与不变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与适应。捣兔、燃犀等行为,象征着人类试图掌握或改变自然法则的努力,但最终意识到这些努力可能徒劳无功。

“膏以明煎,吾闻其语,绵上龙蛇哭子推”这一部分,通过“膏以明煎”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子推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绵上龙蛇哭子推,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个人的哀思与历史的悲痛交织在一起。

最后,“真休矣,向灯王稽首,埋照奚疑”一句,以灯王为象征,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尊重。向灯王稽首,意味着对真理的敬仰与膜拜;埋照奚疑,则是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与确认,体现了对过去事件的深入思考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各种意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人生以及真理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赣江曲·其三

嶕石崚嶒障逝波,鹧鸪啼处女郎歌。

滩流已隔梅关远,犹问还家路几多。

(0)

中宿山歌·其一

中宿山头一望乡,猿声今夕更沾裳。

近来潮水全无信,借问郎心有底忙。

(0)

赠谭金吾还朝·其二

年少才多好丈夫,朝回新拜执金吾。

南过铜柱元标汉,西出榆关更射胡。

(0)

送谭永明游江东·其二

铁骑曾驱紫塞秋,长城新月照刀头。

将军不用平胡策,落日萧条吴楚游。

(0)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其六

灯烂花仍艳,弦娇酒复清。

共将行乐意,来此叙幽情。

(0)

舟行杂咏·其七

斥卤连河曲,谋生少耕织。

丁夫贩海行,少妇负盐出。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