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
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本始(běn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本。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漕引(cáo yǐn)的意思:指引领、带领。也指领导、引导。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富彊(fù qiáng)的意思:形容财富充裕,富有力量和实力。
盖藏(gài cáng)的意思:隐藏或掩盖事物,使其不易被发现或察觉。
寡老(guǎ lǎo)的意思:指家中只有老人,没有年轻人的寂寞情况。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横带(héng dài)的意思:指横跨过去,带着一群人一起过去。
机巧(jī qiǎo)的意思:机智灵巧,善于巧妙应对问题或处理事情。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京师(jīng shī)的意思:京师指的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以用来泛指大都市或重要城市。
救世(jiù shì)的意思:指拯救世人于危难之中,解救世界于灾难之中。
浚源(jùn yuán)的意思:挖掘源泉,开发资源
空外(kōng wài)的意思:指在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
末流(mò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排名较低的人或事物。
篇章(piān zhāng)的意思:篇章是指文章或书籍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事物发展或演变的阶段。
其然(qí rán)的意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施设(shī shè)的意思:指筹划安排,谋划布置。
世利(shì lì)的意思:指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都(tiān dōu)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想法完全不在一件事情上,而是四处游荡,无所定向。
外府(wài fǔ)的意思:指被贬谪到边远地方的官员,也泛指被贬职或被流放的人。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无术(wú shù)的意思:指没有才能、没有本领。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习传(xí chuán)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和传承知识、经验和技艺,不断提高自己。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言信(yán xìn)的意思:言行真实可信,诚信守信。
夷门(yí mén)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偏僻地方。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郑国(zhè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治理有方,国家安定繁荣。
征求(zhēng qiú)的意思:征求是指向他人寻求意见、建议或帮助。
志欲(zhì yù)的意思:志向和欲望
舟航(zhōu háng)的意思:舟航是指船只在水上航行,比喻人的生活或事业顺利进行。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租输(zū shū)的意思:指借用别人的力量或才智来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不足数(bù zú shù)的意思:不足数是指数量不够,不足以构成完整的数目。
老经纶(lǎo jīng lún)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谋略高超的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治水工程的关心和思考。诗中通过描述郑国与秦国的历史变迁,以及汴河的兴衰变化,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治理与水利工程的深刻认识。
首句“郑国欲弊秦,渠成秦富彊”表明了郑国曾希望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削弱秦国,但结果却是秦国因之而更加富强。这两句点出了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
接着,“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长”说明了最初的美好愿景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平庸,但其成就却能历久弥新。这里的“本始”和“末流”分别指代水利工程的开端和后续影响,表达了一种历史发展的哲理。
“维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进一步强调了汴河(即黄河)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其源头位于遥远而且艰险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汴河的描述,凸显出治理水患的艰难和必要。
“归作万世利,谁能弛其防”表达了作者希望这些水利工程能够造福后人,但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谁能够放松对这些工程的维护?
下文“夷门筑天都,横带国之阳。漕引天下半,岂云独荆扬”描绘了水利工程壮观的景象和其重要性,其中“夷门”、“横带”等都是形容水道的宏伟,而“岂云独荆扬”则是在反问谁能说这种成就只是某一地区的荣耀。
接下来,“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东南一百年,寡老无残粮”描述了通过水利工程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粮食储备情况。这里的“货入空外府”、“租输陈太仓”表明了物资丰富到可以填满仓库,而“东南一百年”则是指这种繁荣状态能够持续很长时间。
“自宜富京师,乃亦窘盖藏。征求过夙昔,机巧到莛芒”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于国家经济和粮食储备的重视,以及对技术创新和物资积累的期望。
紧接着,“御史闵其然,志欲穷舟航。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伤”表达了御史(即监察官员)对于治理水患的关注,以及作者本人的决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空谈。
最后,“救世讵无术,习传自先王。念非老经纶,岂易识其方。我懒不足数,君材仍自强。他日听施设,无乃弃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治理国家和解决水患问题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尊重和学习态度。这里,“救世讵无术”反映了作者对于救济民众的急切感,通过“习传自先王”表明了他对于前人智慧的继承。而“我懒不足数”则是说自己虽然不擅长诗文,但仍然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安排,不会轻易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也反映出其深厚的政治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仙吏日攸宁,华馆肃虚清。
地是君王赐,材兼将作营。
象维扶栋宇,纳景敞轩楹。
北斗挂檐迥,西山对坐明。
迎秋朱火变,当昼白云生。
为沼滋鱼藻,疏畦长鹿苹。
唯寅皇振采,多暇鸟求声。
琴与商歌合,诗将起草成。
何言堪野获,兰省待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