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煖(bǎo nuǎn)的意思:指食物充足、温暖。形容生活富裕、温馨。
长沮(cháng jǔ)的意思:长时间沮丧、失望。
樗散(chū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离散、分散,失去团结或整体性。
寸长(cù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度非常短。
典谟(diǎn mó)的意思:指典章制度的谋略和计策。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分寸(fēn cun)的意思:指衡量事情轻重得当,处理得恰到好处的能力和度量。
苟且(gǒu qiě)的意思:苟且表示将就、勉强度日,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及今(jí jīn)的意思:及时、立即,表示时间非常紧迫或即刻。
井闾(jǐ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中的井和闾,用来比喻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秩序。
立志(lì zhì)的意思:立志指一个人树立远大的目标,下定决心去实现。
良友(liáng yǒu)的意思:指真诚友好、互相帮助的朋友。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轮扁(lún biǎn)的意思:指多人轮流殴打或斥责某人。
慕古(mù gǔ)的意思:对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的崇敬和向往。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悄然(qiǎo rán)的意思:悄然意为安静、轻声地进行某种活动或改变,形容做事不露声色、不引人注意。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遒尽(qiú jì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俗人(sú rén)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没有见识和修养的人。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颓风(tuí fēng)的意思:指风势减弱、衰败的状态。
微管(wēi guǎn)的意思:微小的管道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武侯(wǔ hòu)的意思:指有着出色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的人。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弦歌(xián gē)的意思:形容音乐声或歌声悠扬动听。
行复(xíng fù)的意思:指行为得到了回报或者得到了应有的反馈。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变(y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迂缓(yū huǎn)的意思:指行动迟缓、缓慢。
糟粕(zāo pò)的意思:指坏的东西或事物的残留部分,也指不好的东西。
贞观(zhēn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高尚。
致治(zhì zhì)的意思:指通过治理、调整等手段来解决问题,达到治理的目的。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 鉴赏
此诗《岁草》是清末思想家顾炎武所作,其内容深沉,情感丰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平生慕古人,立志固难满”,诗人自述一生仰慕古代贤哲,立志追求高远,但始终难以完全实现心中的理想。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接着,“自觉分寸长,用之终已短”一句,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虽有所增长,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有限,表达了对自我能力的反思和对现实局限性的认识。
“良友日零落,悽悽独无伴”描绘了诗人身边好友逐渐离散,自己孤独一人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寂寞与哀伤。
“流离三十年,苟且图饱煖”描述了诗人历经三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仅能勉强维持温饱,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表达了诗人年轻时默默无闻,到了晚年更加被世人忽视,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治蜀想武侯,匡周叹微管”通过对比诸葛亮和管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臣治理国家的向往,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
“愿一整颓风,俗人谓迂缓”表达了诗人希望改变社会风气的愿望,尽管被世俗之人视为迂腐缓慢,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孤灯照遗经,雪深坐空馆”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研读古籍,面对深雪独处空馆的情景,表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一岁倏遒尽,我行复何如”感叹时光飞逝,一年即将过去,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何为穷巷中,悄然日閒居”表达了诗人身处简陋的环境,每日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未敢听轮扁,且读堂上书”表明诗人虽然不赞同某些传统观念,但仍坚持阅读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
“糟粕虽已陈,致治良有馀”指出即使过去的观念有些过时,但其中仍蕴含着治理国家的智慧。
“典谟化刀笔,衣冠等猿狙”批评了将经典知识简化为文字技巧,以及将礼仪制度等同于动物行为的现象,强调了精神内涵的重要性。
“孰令六代后,一变贞观初”表达了对唐朝贞观之治的怀念,以及对后世社会变迁的感慨。
“四海皆农桑,弦歌遍井闾”描绘了一个普遍从事农业生产的和谐社会景象,弦歌之声在乡村间回荡,象征着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的幸福。
“我亦返山中,耦耕伴长沮”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与朋友一同耕作,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