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静 乐 用 元 韵 为 劝 学 之 什 再 和 宋 /郑 清 之 士 惟 食 志 非 食 力 ,於 陵 奚 事 亲 屦 织 。静 乐 一 门 自 师 友 ,篑 进 不 为 子 贡 息 。元 仲 季 方 从 太 丘 ,海 内 人 士 俱 愿 识 。案 上 惟 作 羽 籥 声 ,室 中 定 无 锄 箒 色 。申 旦 督 课 如 园 蔬 ,子 夜 程 书 过 衡 石 。举 似 翁 妪 笞 其 儿 ,教 育 英 才 笑 安 得 。文 献 超 群 王 谢 家 。韦 布 当 磨 铁 砚 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超群(chāo qún)的意思:超越一般水平,出类拔萃
程书(chéng shū)的意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於 秦始皇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 始皇 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后因以“程书”谓限量阅读处理文书。 宋 范成大 《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督课(dū kè)的意思:指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衡石(héng shí)的意思:衡石是指用来称赞一个人或事物在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坚定不移、稳定可靠。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静乐(jìng lè)的意思:指人在宁静的环境中安心快乐。
举似(jǔ sì)的意思:指事物相似或类似,可以拿来作为比喻或参照。
内人(nèi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也可以指了解内情的人。
人士(rén shì)的意思:指有一定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或特定领域知识的人,常用于尊称或泛指。
申旦(shēn dàn)的意思:形容言辞恳切,诚恳而真诚。
室中(shì zhōng)的意思:指在室内、密闭的空间中。
食力(shí lì)的意思:指吃饭的力气,也用来形容人的胃口或食欲。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韦布(wéi bù)的意思:指事物交织在一起,纠缠不清。
文献(wén xiàn)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文书等,也泛指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翁妪(wēng yù)的意思:指年纪较大的妇女。
谢家(xiè jiā)的意思:指谢绝招待或辞别离去。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英才(yī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出众才华和能力的人。
羽籥(yǔ yuè)的意思:指军队中的标志,也比喻有头有脸的人物。
于陵(yú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在陵墓之中。
子夜(zǐ yè)的意思:子夜指的是夜晚的最深处,也就是午夜时分。
子贡(zǐ gò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 注释
- 士:读书人。
食志:追求志向。
食力:体力劳动。
于陵:指隐居者。
亲屦织:亲手编织鞋子。
静乐一门:静心乐道。
篑进:缓慢进步。
子贡:孔子弟子,以急躁著称。
元仲季:人名,可能指某位学者。
太丘:汉代学者陈寔,有‘太丘长’之称。
识:结识。
羽籥声:琴瑟等乐器声。
锄帚色:农具的颜色,暗示书房无农事。
申旦:清晨。
督课:督促学习。
程书:批阅的书籍。
衡石:古代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200斤。
翁妪:老翁老妇。
笞其儿:责打孩子。
英才:优秀人才。
笑安得:怎能不笑。
文献超群:学问出众。
王谢家:王、谢两家,东晋豪门。
韦布:韦布之士,指寒门。
铁砚墨:磨砺铁砚研墨。
- 翻译
- 读书人只求志向而非体力劳动,于陵何需亲自种鞋底的布。
静心乐道,师友相伴,即使进步缓慢也不像子贡那样急躁。
元仲季追随太丘先生,天下贤士都希望能结识他。
他的书房只有琴瑟之声,不见农具的痕迹。
清晨督促学业如管理菜园,深夜批阅书籍超过秤石之重。
教导孩子如同老翁老妇责打,培养英才的笑容中充满欣慰。
他的学识超越王谢家族,出身寒微也砥砺铁砚研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名为《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诗中表达了一种士人应当重视内在修养而非仅依赖体力劳动的价值观,以于陵(古代隐士)为例,强调静心学习的重要性。诗人赞美元仲季这样的学者,他们的学问如同太丘之高,受到海内人士的敬仰。他们专心致志,昼夜苦读,连日常琐事也寓教于乐,如督促孩子学习就像管理园蔬,深夜批阅书籍超过衡石之重。诗人以严厉又充满爱心的方式教育才俊,认为这种严谨的教育方式将培养出超越王谢家族的文献大家。最后,他鼓励即使出身贫寒,也要像韦布(古代粗布衣)一样勤奋研习,磨砺铁砚,追求知识。整首诗洋溢着对学术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