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沙(bái shā)的意思:白沙是指沙子的颜色非常白,用来形容地面洁白无瑕的样子。引申为形容事物纯洁无暇,没有瑕疵。
博文(bó wén)的意思: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博闻强识。
步趋(bù qū)的意思:行走的姿势和步伐。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粲如(càn rú)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美丽明亮。
程朱(chéng zhū)的意思:指程颐和朱熹,合称程朱,是宋代儒学的两大代表人物。
持扶(chí fú)的意思:扶持;支持
传经(chuán jīng)的意思:传递经文或经书。也指传授经典知识或传承学问。
传道(chuán dào)的意思:传播道理或教义。
从者(cóng zhě)的意思:指服从别人,为别人服务的人。
粗疏(cū shū)的意思:形容行为举止粗鲁、不细致。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诋诬(dǐ wū)的意思:指无中生有地诬陷他人,故意中伤诽谤。
读学(dú xué)的意思:指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泛滥(fàn làn)的意思:指水势、洪水、病疫等迅速扩散、大量蔓延的现象。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分殊(fēn shū)的意思:相差很远,差异很大
浮子(fú zǐ)的意思:指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比喻没有根基或依靠的人。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讲义(jiǎng yì)的意思:指用来讲解、教授知识的书籍或材料。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拘滞(jū zhì)的意思:指思维、行动受限制,无法自由流畅。
可离(kě lí)的意思:可离意为可以离开或分离,形容事物可以分割或分开。
孔门(kǒng mén)的意思:指古代儒家学派的门徒或学生。
吏治(lì zhì)的意思:指官吏的治理和管理。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门道(mén dɑo)的意思:门道指的是某种事物的奥秘、诀窍或技巧,也可以表示某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或方法。
迷途(mí tú)的意思:迷失道路,走错方向。
浅浮(qiǎn fú)的意思:形容人浅薄、轻浮,不深思熟虑。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穷理(qióng lǐ)的意思:指理由贫穷所致,形容思维狭窄、见识浅薄。
入迷(rù mí)的意思:被某事物或某人所吸引,使人迷恋或陶醉。
三鱼(sān yú)的意思:三个鱼,指三个相似的事物或情况。
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师承(shī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向他人学习并接受其指导,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失所(shī suǒ)的意思:失去了原本所属的位置或所在的环境。
授受(shòu shòu)的意思:互相交流、传授和接受知识、经验或技能。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所居(suǒ jū)的意思:所居指的是所在的地方,表示人们所居住或所处的环境。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体认(tǐ rèn)的意思:理解、认识到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味道(wèi dào)的意思:形容东西没有味道或者味道很差。
文约(wén yuē)的意思:文约指的是以书信形式约定事情。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学术(xué shù)的意思:指学问、学术研究的范畴。
洋洋(y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充满自信、自豪、得意的样子。
一隅(yī yú)的意思:指一个小角落或一个狭小的空间。
有明(yǒu míng)的意思:有明指的是有能力、有才智、有见识,能够看清事物的真相。
有程(yǒu chéng)的意思:拥有才能、有水平、有能力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渣滓(zhā zǐ)的意思:
◎ 渣滓 zhāzi
(1) [dregs; flotsam and jetsam]
(2) 精选提炼后的残渣
(3) 比喻对社会有危害的不法分子正学(zhèng xué)的意思: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知举(zhī jǔ)的意思:了解并掌握事物的要领,善于处理事情。
- 鉴赏
这首诗《读三鱼堂文集》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是对古代学术传承与流变的深刻反思。诗中首先提到“孔门道不二”,强调儒家学说的统一性,随后通过“传道有程朱”点出程颐、朱熹在儒家学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探讨了程朱学派的分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指出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和误解。
诗中提到明朝时期学术界对虚寂、阴阳儒学的偏好,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大道不遽投”的态度,强调了在复杂学术环境中坚持正统学说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传经崇正学,吏治出诗书”的理念,即通过传授经典知识来培养官员的道德品质和治理能力。
诗人对“心即理”、“静不动”等哲学概念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正确的认识不应陷入偏执,而应深入体悟事物的本质。他强调了“主敬与穷理”的重要性,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敬畏之心,并不断探索事物的原理。
最后,诗人提到了明代学者王阳明(象山)的思想影响,以及王守仁(姚江)、陈献章(白沙)等人的“良知”观念,同时批评了一些学者因浅薄浮躁而偏离正轨的现象。诗中表达了对学术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学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贤的智慧,不断前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学术思想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学术传承、道德修养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戊辰重阳绝句
冯唐白首尚含香,卫武谆谆肯惰荒。
万一享年如二老,犹堪烂醉十重阳。
赠许从道之子祖孙
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
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