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信不害,动静维吾常。
瘃寒服褅帛,饥窭食閒粮。
地肤竟卷去,天孽俱彫伤。
《时傩》【元·吴莱】古人重傩疫,时俗事襘禳。岁阳欲改律,舆鬼寖耀铓。厉神乃恣肆,魃蜮并猖狂。侲僮幸成列,巫觋陈禁方。虎头眩金目,玄制炳赤裳。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八灵悉震慑,六合高褰张。清宁信不害,动静维吾常。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狐鼠戴介帻,夔魖窃香囊。煎熬到膏髓,击剥成疕疡。乘风作国蠹,抵隙为民殃。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瘃寒服褅帛,饥窭食閒粮。芦花敝汝体,橡栗馋吾肠。地肤竟卷去,天孽俱彫伤。神荼欲呀啖,蟠木蔓不长。蒙倛强颜貌,枯竹无耿光。圣言谓近戏,五祀徒惊惶。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267c674289bdc0786.html
魃蜮(bá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不可捉摸、难以琢磨的特性。
八灵(bā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智过人。
百怪(bǎi guài)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或怪异的事物。
猖狂(chāng kuáng)的意思:形容行为或态度极度狂妄、放肆、疯狂。
乘风(chéng fēng)的意思:乘风指顺风而行,利用有利的外部条件来取得成功。
成列(chéng liè)的意思:指人或物排列整齐、有序。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抵隙(dǐ xì)的意思:指互相抵触、矛盾。
地肤(dì fū)的意思:指土地的表皮。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改律(gǎi lǜ)的意思:改变规律或法则
膏髓(gāo suǐ)的意思:指事物的精华或最重要的部分。
耿光(g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明、明亮。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国蠹(guó dù)的意思:国家的败亡或衰落。
寒服(hán fú)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季节穿着适合防寒的服装,比喻做事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不可过于冒进或盲目乐观。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狐鼠(hú shǔ)的意思:指狡猾的人或两面派的人。
击剥(jī bāo)的意思:指打击剥削者,解放被剥削者。
煎熬(jiān áo)的意思:指经历长时间的痛苦、折磨或煎熬。
介帻(jiè z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介绍、推荐。
禁方(jìn fāng)的意思:禁方指的是不能公开或传播的秘密或禁止的方法。
金目(jīn mù)的意思:金色的眼睛或眼睛闪烁着金光,形容人的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惊惶(jīng huáng)的意思:惊慌失措,恐惧不安。
九鼎(jiǔ dǐng)的意思:九鼎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权力和荣誉。
枯竹(kū zhú)的意思:指枯竹所具有的坚韧、刚强的品质。比喻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强不屈。
夔魖(kuí xū)的意思:形容音乐和舞蹈的美妙动听。
厉神(lì shén)的意思:形容神态威严、仪表严肃。
六典(liù diǎn)的意思:指六种典籍,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周礼》。也指六种典章制度,即仪式、礼仪、法律、制度、规范、典章。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蒙倛(méng qī)的意思:蒙受欺骗、受骗上当。
蟠木(pán m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的才能、品德等在某一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颇险(pō xiǎn)的意思:非常危险或非常险恶的情况或事物。
强颜(qiǎng yán)的意思:勉强维持笑容或表面镇定,内心却感到不自在或尴尬。
神荼(shēn shū)的意思:指天神和地神,也用来形容人的能力很高超。
时俗(shí sú)的意思:指社会风尚和习俗。
世途(shì tú)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或事业的发展历程。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岁阳(suì yáng)的意思:岁月渐长,阳光明媚。形容岁月逐渐增长,生活逐渐美好。
桃弧(táo hú)的意思:形容弓弦弯曲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弓弦。
跳梁(tiào liáng)的意思:
[释义]
(动)跳跳蹦蹦(多用于比喻跋扈、猖獗)。~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巫觋(wū xí)的意思:指迷信巫术、邪术。
五祀(wǔ sì)的意思:五次祭祀
险盭(xiǎn lì)的意思:形容非常险恶、危险的环境或局势。
橡栗(xiàng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学问深厚,有修养和才华。
香囊(xiāng náng)的意思:香囊是一种装有香料的袋子,用于散发香气。在成语中,香囊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幸福的情感。
玄制(xuán zhì)的意思:指言辞、文章、技艺等深奥精妙,令人难以理解或无法企及的制作水平。
颜貌(yán mà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非常美丽动人。
舆鬼(yú guǐ)的意思:指人们对事物的恐惧和误解,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知或超自然现象的害怕和想象。
灾沴(zāi lì)的意思:指灾祸、疾病等不幸之事
震慑(zhèn shè)的意思:震慑是指用强大的力量或威势使人害怕,使人心生畏惧并停止行动。
恣肆(zì sì)的意思:形容放任自由,任意妄为,不加约束。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这首诗《时傩》由元代诗人吴莱所作,通过描绘古代人们在农历新年之际举行驱邪仪式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诗中不仅提到了传统的驱疫仪式,如“桃弧驱灾沴”、“豆砾毙瘅刚”,还巧妙地将这些仪式与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困境相联系,如“世途颇险盭,人魅更跳梁”,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的忧虑,以及对恢复和传承这些古老仪式的渴望。“自从九鼎没,谁使百怪藏”一句,暗喻了文明的衰落与邪恶力量的滋生,而“惜哉六典废,述此时傩章”则直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仪式价值的珍视,呼吁人们不应忘记并继续传承这些有助于净化心灵、维护社会和谐的传统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也蕴含着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