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竭欲飞去,骧首振鳞尾。
我来过其下,柴车为一柅。
不闻力扛鼎,但见橛撼蚁。
百载(bǎi zǎi)的意思:百年
百虑(bǎi lǜ)的意思:形容人思虑繁多,忧虑重重。
百拜(bǎi bài)的意思:形容非常敬重、崇拜。
半天(bàn tiā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或很久的时间。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柴车(chái chē)的意思:指古代用来运送柴禾、石块等重物的车辆。比喻人贫穷、生活艰苦。
大力(dà lì)的意思:指力量大,用力猛烈。
奋迅(fèn xù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积极努力。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跏趺(jiā fū)的意思:指坐在地上,双腿交叉的姿势。
建立(jiàn lì)的意思:创建、设立
金碧(jīn b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光彩照人。
扛鼎(gāng dǐng)的意思:扛鼎是指承担重任或负重担,象征着权力、责任、荣誉等。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老头(lǎo tóu)的意思:老头指的是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尊称或描绘年长者。
力量(lì liɑ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力气、能力。
两川(liǎng chuān)的意思:指江苏、浙江两省。
盘石(pán shí)的意思:盘石是指坚固如石头的支持或保护,比喻稳定可靠的支持或坚实的基础。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虬龙(qiú lóng)的意思:形容龙身蜿蜒盘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长而弯曲的东西。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檀施(tán shī)的意思:指慷慨赠与贫困人民,施舍救济。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万指(wàn zhǐ)的意思:形容人数众多,数量庞大。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骧首(xiāng shǒu)的意思:形容马儿昂首奔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昂首自信,豪情万丈。
小试(xiǎo shì)的意思:进行初步尝试或试验,以便了解情况或能力。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颐指(yí zhǐ)的意思:指导、引导、指点。
幽怀(yōu huái)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思念或忧愁。
右手(yòu shǒu)的意思:右手是指人体的右手,也可以引申为亲信、得力助手。
渊水(yuān shuǐ)的意思:指深不可测的水,比喻深奥或高深的学问。
远使(yu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到远方去办事
指役(zhǐ yì)的意思:指役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指的是人们手指的关节。此成语用来形容人们手指灵活、敏捷。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周览(zhōu lǎn)的意思:周围观察,仔细察看周围的事物。
左手(zuǒ shǒu)的意思:指左手,比喻不重要或者不被看重的事物或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山中修行的壮丽画面。开篇“山如虬龙来,渴饮金渊水”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山势蜿蜒曲折,如同巨龙一般,似乎在吞吐着山间的清泉。接下来的“水竭欲飞去,骧首振鳞尾”则继续这个比喻,水如欲飞天而去,与龙头摇动鳞片相呼应。
诗人随后转向描写老僧的英勇与神通:“壮哉老头陀,奋迅咄使止。左手揽其角,右手持其耳。”这里的“老头陀”指的是一位修行多年的高僧,他以超人的力量压制着某种力量或妖魔,而这种神通力展示了他的不凡。
紧接着,“压以大兰若,宛转不得起。跏趺盘石上,颐指役万鬼。”则进一步描绘老僧的法力,他坐在石头上,用脚背压着某种力量,使其无法动弹,而他手指间又似乎在控制着无数的鬼魂。
“至今五百载,金碧半天倚。檀施走两川,浇钵日万指。”这几句表明了这个场景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如仙境一般的美丽与宁静,而老僧的修行也如同溪流般不断地滋润着大地。
“我来过其下,柴车为一柅。周览三叹息,仰止百拜跪。”诗人在描述自己在这个高僧修行之处经过时的情景,他仿佛被眼前的壮观所震撼,不禁多次叹息和膜拜。
“凭高抚浩荡,霜天净无滓。幽怀散百虑,老眼卷千里。”这几句则是诗人在仰望山峰时的心境,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纯洁与广阔,以及老僧那种超然物外的修为。
最后,“因知大力量,建立乃如此。德大无小试,器薄戒远使。不闻力扛鼎,但见橛撼蚁。”诗人由此领悟到了真正的伟大力量,它不在于表面的强弱,而是在于内心的坚定与修为。而“不闻力扛鼎,但见橛撼蚁”则是对这种力量的一种比喻,强调了内在德性的重要性。
结尾,“感彼上人者,不觉泪盈眦。”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高僧的崇敬之情,甚至不自觉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论学疑植党,著书或谤诽。
陆宣校医方,程子却讲艺。
匪惟保厥身,正以善养气。
痛赵尚笺骚,蒙伪乃注契。
紫阳心更苦,矧复伤五季。
人伦苟不绝,天意必有寄。
方冬木尽脱,生机盖下被。
乱世重吾儒,义长在天地。
哀哉二刘子,冻馁死无畏。
群盗已蜂起,谷食日踊贵。
妻子相去远,教授废陈肄。
刑不威小人,礼不正在位。
虚有建学名,而无弘道计。
方领矩步伦,展转沟壑毙。
后进失师承,攘寇入不义。
伤哉魏玄成,著论为流涕。